2)102.一帆风顺_名门之后(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在常晓成、李尚源之上了。他自己的基础和水平他很清楚,被李尚源这么一说,他更觉得,自己府试能不能通过,还真的是个未知数。

  况且,不知道是不是忽然离开洛陵的原因,陆钧心里隐约有些不安。这次前往滋阳,到底会不会像他们所期望的那样一帆风顺呢?

  常晓成显然没有陆钧和李尚源这样的担心,见陆钧也面露忧色,他把李尚源那本书在手里抛来抛去,道:“哎呀,做什么准备,怕什么?尤其是阿钧,你是县案首,到府考里,应该都会取中的。我听我爹说,这已经是不成文的规定了,后面的考官总要给前面的一点面子,你说是不是?”

  陆钧笑着把他手里的书抢了过来,还给李尚源,道:“咱们就从来没有出过洛陵,哪里知道别人的文章造诣?你这么说,我岂不是更要小心,万一文章写得太差,不仅给自己,也给县试考官丢人。”

  其余三人都以为陆钧太谦虚了,常晓成刚要再说上几句,却见布帘一摆,是陆兴玹进来了。他听见了舱内众人的谈话,宽慰陆钧道:“晓成说的没错,阿钧你不必太过担忧,府试若是没有意外,知府大人肯定会取中你的。”

  说罢,他又道:“我虽然这么多年没读书了,不过府试到底还是考过。府试虽然是将整个兖州府的儒童们放在一起考校,但其实是一个县、一个县的考,一则是因为人多,二则是每个县的文风教化高低差异极大,这知府大人也不得不顾及大体,否则,取中的都是那几个县的士子,对另外的县又该如何交代?”

  他顿了顿,又道:“莫说是府试,就是到了会试、殿试,主考官也不得不考虑各地的差异。譬如如今南方江浙等地越发富足,从文的士子们数量众多,但考官总要保证南方北方的士子各有中举的,先前就有因为取中的士子全是南方人,而兴了大狱的事情呢。”

  原来还有这么回事,陆钧一下子觉得自己又长见识了。陆锦似乎也松了口气,开口问陆兴玹道:“四叔,你再给我们讲讲府试的事儿吧!”

  陆兴玹点点头,仔仔细细的讲了起来,四个孩子认真听着,很快,他们在船上的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没想到,他们这一路十分顺利,原本要六、七日的水路,五天就赶到了去滋阳的渡口岸边。剩下的路只能在陆上走。估计速度会稍微慢一些。不过这里已经离这滋阳很近了,如果天气和前几日一样晴朗暖和,那么他们再过两三日肯定能到。

  快要下船的时候,陆钧看着对岸一脉青山层层叠叠,山上林木葱郁,水面上的空气也比之前清新,刚想问陆兴玹这是哪里,却听那山中忽然传来一声悠长肃穆的似乎是钟声的声音,余韵在江面上盘绕不绝。

  陆兴玹原本在甲板上招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