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61章 需求层次论_明末妖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慧明接着又问,“吃穿不愁,有了房子住,又需要什么?”

  礼部主事丁时魁道,“交友、娶妻。”

  “读书!”和徐乾若争论那人仍然坚持己见,“人不可能不读书,古来多贫家子弟高中进士者。”

  刘慧明在三角形里又写上“交友、娶妻”几个字道,,“这一层次的需要可以归结为社交需要,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可以不读书,但是不可能没有朋友和伴侣。”

  一口气讲出三个需要,刘慧明终于有精力来关注一直坚持读书的那个发言人了,他看了看他,问道,“不知先生如何称呼?”

  丁时魁道,“这是左庶子杨上聪,字伯庵。”

  杨上聪拱了拱手,“左庶子杨上聪见过刘阁老,阁老之议虽有理,但世人不读书杨某不敢苟同。”

  “你切莫着急,容我慢慢分析。”刘慧明笑了笑道,“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如果仅仅满足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他只不过是个普通人,很显然是不够的。我认为,更高层次的需要就是杨先生说的读书明礼了,这样才能获得更高的地位,有了更高的地位有什么用呢?”

  久不说话的孟兆祥突然开口道,“可以得到世人的尊重,实现自己的抱负。”

  刘慧明猛地点头,“对,就是获得尊重和实现自我的价值,这不就是在座的诸公的需要吗?”

  刘慧明在三角形最顶端写上“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道,“咱们儒家学者讲究修齐治平,不就是实现自我吗?”

  杨上聪见刘慧明终于在向儒学靠拢了,不由得心中一喜,道,“德公之言,杨某知矣。圣人早就提出了此论,德公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正是为圣人立言之举。”

  刘慧明谦虚地道,“这是我从西洋回大明,在波斯驻足,听当地一个智者讲的,并不是我的发明。你们如果有意见,咱们现在就可以讨论。”

  杨上聪摇头晃脑地念道:“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也。’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敢问德公,这五大需求必须要去掉一个,应该去掉哪一个?”

  卧槽,你这问题好尖锐啊!

  刘慧明道,“那要看我站在什么位置,假如我是个平凡人,只求吃饱穿暖,如果非要去掉一个,就去掉最高尚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吧。但我现在是国家重臣,如果站在这个位置,还追求吃饱穿暖,宝马香车,岂不是自取其辱?”

  众人纷纷赞道,“在其位谋其政,阁老真乃贤者也!”

  刘慧明反问道,“倘若是先生您呢?”

  杨上聪毫不犹豫地道,“去掉生理需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好!”刘慧明笑着说,“你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