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7章 补贴_洪武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7章补贴

  十部五校相关任命宣告第二天,奉天门左东阁的会议室内,大明中枢召开关于确定第一个‘三年计划’的正式会议。

  设想是朱塬提出,当然要参加。

  说起来,自从老朱从汴梁返回,这件事也一直在酝酿,十部改革初步完成,老朱就想最近把详细的第一个三年计划敲定下来,以便落实各部执行。

  这次只是第一次会议。

  各种项目,初步确定之后,还需要进行必要的研究,确认是否可行,设定计划目标,组建执行团队,如此种种。

  因为对此事的重视,还有着将其作为未来百年甚至千年基本国策的想法,老朱特意喊了三位皇子前来旁听。

  会议在上午的巳时整开始。

  提前有所准备,诸如江淮运河,诸如土地测绘,诸如人口登记,诸如蒸汽机械,相应的项目,很快都拍板下来。

  问题也有。

  当下,众人就在旁观左相李善长和某个少年平章的小交锋。

  话题关于钢铁。

  朱塬希望三年时间,大明的钢铁产量至少达到1000万斤,也即朱塬推广某个重量单位的1万吨,甚至最好能达到相当于宋时巅峰的2万吨。

  左相当即提出了质疑:“平章,俺看你说那太平铁矿储量有10亿吨,且不论此言真假,若用三年时间将前朝留下不足500万斤之钢铁产量提升至2000万斤,如此多铁料,你打算用来作甚?”

  左相这番话里,在场从皇帝到群臣,都能发现一个小细节,左相坚持不用某人提出的‘吨’作为单位。

  这算一种‘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表态。

  长长的会议桌,老朱依旧单独坐在上首,太子和两位皇子在旁单独摆了书案,长桌两侧是中书省、御史台、翰林院等一干中枢重臣,朱塬和李善长依旧一右一左坐在仅次于老朱的下首。

  老李一副公事公办的语气,朱塬也心平气和:“左相,那日演示我就说过,蒸汽机械,需要钢铁来做,将来的火车、铁路、船舶等等,也都需要大量的钢铁。”

  “这俺没忘,”李善长望着对面:“可平章也曾说,这些都非短期可能实现,三年2000万斤,若是炼出来用不完,那铁料可是会腐朽的,若是任由大批铁料烂掉,诸多工匠心血,期间所耗钱粮,岂不都白白靡费了?”

  “这是个问题,”朱塬想了下,示意下首一些的康茂才:“除了军工所需,屯田也需要大批农具,这也是一个方向,我之前就说过。”

  “用不完呵,”李善长依旧坚持:“俺着人算过,还是你给那数字,宋时至多一年2000万斤,那是全民所耗,咱大明当下百废待兴,这废久了,反是用不得恁多。就说屯田,若是百万屯卒,每人二斤铁,不过只需200万斤而已。”

  “每人二斤……”

  朱塬念叨了一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