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靖难之师13_天赐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一切按飞龙的计划行事吧。”

  大军与永平城中燕军合兵一处,重新修整了对山海关明军的布防后,按着孟飞龙的计划,张玉、朱能各帅燕军一部佯装声势,假意回援北平,其余力量则由朱棣与孟飞龙统领,借着夜色向北急行。

  大军已经出发,朱棣却象没事人一样坐在书房,让人准备笔墨纸砚。孟飞龙很是不解地问:“大哥,这时候你还有兴致作文不成?”

  朱棣轻轻一笑,道:“飞龙以为不成么?”

  孟飞龙乐道:“大哥如能有曹子建七步成诗的功夫也就罢了,如果是十年成一文那还是算了。”

  朱棣笑道:“二弟对吴高这个人还是不够了解。此人战斗之中虽然常常怯阵,但是行事缜密,极善守城,有他留在这里对我们是个心腹大患。大家稍等片刻,待我修书一封,除去这个隐患。”

  在众人将信将疑之中,朱棣给吴高的信已经写成。信中盛赞吴高作战有方、为人厚道,颇有欣赏之意。书信送进山海关,后来为建文帝闻知,果然下诏削夺吴高的侯爵,远调广西安置,只令明将杨文守卫辽东。杨文懦弱,不及吴高太多,于是北平北线再不对燕军形成威胁,孟飞龙等人对朱棣便是佩服不已。这些都是后话。

  李景隆听说朱棣本人自率军队增援永平,心中大喜,连忙率明军进渡卢沟桥,直逼北平。

  大军行到卢沟桥上,桥头却无燕兵把守,李景隆沾沾自喜,向身后众将言道:“诸位请看,北平抬眼可见,此桥却不派兵把守,可见燕兵畏我军威,已无斗志,我等不费吹灰之力,大功得矣!”

  李景隆率明军把北平围得铁桶一般,在九门筑垒,然后分兵三路:一军攻打北平九门;一军攻打通州;自己则驻扎北平城东郑村坝,坐阵指挥。

  明军先是用随军带来的攻城火炮轰击北平城墙,想在墙上打开一个缺口,但是北平城是数朝京都,加之燕王起兵以来早有准备,已经是深沟高垒,城墙坚固,明军收效盛微,随即放弃,又重新用起了传统的攻城战。北平仅只一城,方圆不过数十里,五十万明军难以施展,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后面的队伍有力用不上,只能在一边干着急,却是没有一点办法。对这种情况李景隆也是无可奈何,只能眼看着数十万将士闲置于城下。

  在五十万明军狂攻之下,北平燕军奋起反抗,不旦是军队全投入到守城,城中百姓也纷纷相助。由上官柔、秦雪情、百里冰相陪,徐王妃亲率龙凤会鸾凤堂女兵们登城,在她们的带动下,平日里大门不出的妇女们也都到了城上,向城下投掷石块瓦片,帮助守城,这一段故事日后这成为奇闻为人们所乐道。

  王朱高炽率领的守军在一次次击退明军攻势的同时,并没有一味死守。由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