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六章 雁归万重浪(2)_夜阑京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男人。

  谢骛清登船的前夜,两人在利顺德等天亮。

  等得无聊,悄悄去了谢骛清曾作为生辰礼,送她的那间小公寓。公寓在旧式的楼内,是那种一层有十几户人家的楼。夜深人静,户户沉睡,他打开公寓的门。

  狭窄逼仄的房间里,堆满报纸、书籍。此处每隔十日有人来收拾,不至落太厚的灰尘。但在午夜,月光下,能见到一股股灰在月色的光柱里盘旋。

  何未从抽屉里找到几张谢骛清少年时的相片。那时他的眼睛亮极了,凤眸的形状明显,眼皮折痕不多。只是不笑,抿着唇很不屑摆姿势照相的姿态。

  “当时为什么不高兴?”她问。

  谢骛清瞧着相片,凝神想了会儿,笑了:“记不清了。或许,因为想到你还没出生。”

  “少将军说这种话倒是轻车熟路。”她笑着揶揄他。

  谢骛清笑着回:“二小姐冤枉谢某人了。说什么话,都要看这个女孩子和我是什么关系。”

  “比方说?”

  “这个,二小姐最清楚。”

  ……

  何未笑着,喝完安胎药。

  私下里的谢骛清,有血有肉,有情趣有才学,还是个喜欢打趣人的男人,和外人眼中那个一生为公,学生遍天下、令人提到姓名就肃然起敬的谢少将军仿佛是两个人。

  她真庆幸,那夜在百花深处认识了一个不同的他。

  天亮前,列车提前启动。

  在浦口前的一个小站点,谢二小姐的车早早等在那儿。车绕过金陵,何未遥遥指那里,对斯年说:“那里也是多朝古都。”

  颠簸了七个多小时,才进入上海。

  等到下午,驶入法租界的一条隐秘小路,路旁除了民宅,还有几幢独立的老洋房。

  “这条是高逖路,”前排副驾驶座上,陪送他们的是一位书法艺术家,“这里住着一位有名的律师,听闻早年代理过您的官司。”

  京城关系错综复杂,人脉和政治资源为先,而上海租界多,和西方人的交涉不止要用枪炮,还要用他们习惯用的武器:法律。

  全国这几年有名的官司案例,大多出自上海。有关知识产权,肖像使用权,还有女子家产分配,当然,还有学生和工人运动激烈时,进步学生和青年被租界人扣下关押,许多都靠律师配合爱国人士和租界交涉,获得了营救。

  她少时打的那一场官司闻名四九城,请来的律师里确实有一位来自沪上。

  那人叮嘱:“二小姐若要出入,只管让管家来,免得碰上面,暴露了行踪。”

  何未领会了意思,微颔首。

  “此处供二小姐稍作休整,”书法家引着她,推开洋房区一幢极不起眼的黑色铁门,沿着石径,进到二层红砖楼前,掏出钥匙,“房产是我名下的,二小姐只管安心住。这几天,我可以充当一下做饭师傅,只是手艺不好。”

  “煮饭我来,”扣青说,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