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评王世贞《严嵩传》【转】_奸臣立志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升国子监祭酒,(由七品升四品)用了二十年时间。比他后入翰林的早就升官了,严嵩循序早就该升,怎么算是“私之”呢?其在南京数年,确有建树,已经任南吏部尚书,有资格“考满”晋京,怎么算是“从臾”呢?嘉靖十五年五月二日,五十七岁的老严嵩奉命赴京,十八日即任命为礼部尚书,是皇上看中了他的政绩和才能,朝中大臣也交相荐举的结果,并不是象王世贞所说的“以万寿贺至京”,意即为向皇帝贺寿拍马屁这才来京的。查嘉靖皇帝的生日是八月十日,严嵩早在五月份就来了。王世贞不是不知道,却故意要这样写,是故意损人。在礼部六年,政绩卓著,接替夏言入阁任次辅,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嘉靖朝的几任阁臣都是礼尚书提上来的,不是什么“躐得之”。王世贞之所以这样落笔,无非是说他的来路不正,是私躐得来的,这就为尔后的“窃权”、“专横”,埋下了伏笔。

  入阁拜相,是严嵩一生政治生涯中的重头戏,也是这部传记要写的重点。在王世贞的笔下,这个先任次辅后任首辅的严嵩先是“益骄”,后是“益横”,接着是“益发舒”。严嵩“在直”二十一年,克尽职守,他也承认是“或累月不出”。那末都做了那些事情?则只字不提。群臣交章弹劾,他在传记中则详加引用,可那皇上却“皆勉留之”,也一笔带过。洋洋万余言,看不到严嵩半点政绩,通篇全是“污佞不当”、“中外侧目”、“公论益鄙之”的描述,而所列事实,多为道听途说,主观臆断,经不起检验与推敲。

  明朝设御史、给事中等谏官,专司弹劾,大臣遭受弹劾,乃司空见惯之事。王世贞所写的几位首辅——张璁、夏言、翟銮、徐阶,莫不遭受过弹劾,张璁曾遭到百余次的攻击,比严嵩的“被劾”多得多,他所写的《张璁传》没有引用一例。而《严嵩传》则引用达十余例,开传记中引用奏疏弹劾之先河。《明史纪事本末#8226;严嵩用事》起而效尤,全文引用杨继盛弹劾严嵩的《请诛贼臣疏》,为严嵩后来之所以定为“奸臣”,留下了一颗重型炮弹。

  对于谏官的劾奏应该怎么看?可信不可信?明代谏官汪文辉曾陈四事,现身说法,说明弹劾之事,或“倾蹈”、或“苛刻”,“颠倒是非”、“极言丑诋”,根本不可信。故“嘉靖中年,益恶言官”,对弹劾严嵩的奏章抱有厌恶的态度,甚至予以惩治。王世贞在“严传”中所列举的遭受惩治的几个谏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并非其报复所为。在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当过官的在官场混过几十年的王世贞,是深知其个中三昧的,之所以还要这样写?就是要借用弹劾者之口,向严嵩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