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1章 恢复科举考试_大唐:开局融合三倍吕布战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试的时间这么订,也是不符合常理的。

  院试是三年两次,参与条件是童生,通过后叫秀才,第一名为院案首。

  乡试也是三年一次,也叫秋闱,榜名叫挂榜,参与条件是秀才,通过后叫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乡试后次年三月是会试,又名春闱,榜名杏榜,参与条件举人,通过后叫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最后一关,时间是会试同年四月,榜名为金榜,参与条件是贡士,通过后的身份为进士,一甲第一名是状元,一甲第二名是榜眼,一甲第三名是探花,二甲三甲第一名为传胪。

  不过贞观元年还未有殿试,这也是李承乾与李世民商议后,加上去的。

  科举制也略有改动,使得科举制度更加完善。

  【PS:架空历史,考究党勿喷!】

  所以科举考试本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这是一件举国的大事,但李世民与李承乾已经等不起三年了,整顿官吏,势在必行。

  所以要在这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科举考试,便是一件十分棘手的问题。

  但也算是对各地官吏办事能力的一次检验。

  不过好在大唐国库充盈,在李世民面前,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叫事。

  国库的钱花光了还有他的私库,私库的钱花光了还有他儿子李承乾的商行。

  总之李世民从来没有如此阔绰过,从来没有这么有底气过。

  此一刻,李世民终于真切感受到了他手中真真切切的权利。

  世家再也不能与他抗衡。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朝中文武百官,拱手齐声道。

  这科举考试恢复一事,也就算定下来了。

  从此以后,大唐的政治体系,再也没有能够跟皇室抗衡的势力了。

  今岁十月初一恢复科举考试的布告一经发出,迅速席卷大唐,举国沸腾。

  大唐数万万莘莘学子,等这一刻,等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寒门子弟若想飞黄腾达,这科举考试无疑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此次科举考试,主考官由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孔颖达五人担任。

  阵容不可谓不豪华。

  国子监,弘文馆等学府的世家学子,更是进入了疯狂的备考状态。

  反而是令人期许的白鹿书院,却没有紧张的气氛,学子们的心态更为平静。

  这令许多人心有不明,不知他们是胸有成竹,还是破罐破摔。

  不过等着看白鹿书院笑话的人,大有人在。

  尤其那些耻于与寒门子弟为伍的世家门第之人。

  他们有天生的优越条件,教育资源不知道要比这些寒门子弟好多少。

  所以他们打心眼里看不起寒门子弟。

  暗地里叫他们穷秀才。

  此次科举考试,是寒门学子与贵族学子第一次势均力敌的交锋。

  也将是最惨烈的一次。

  世家学子人数少,但质量较高。

  寒门子弟人数多,但实力参差不齐。

  而白鹿书院三千学子便是寒门子弟的学历天花板。

  他们心态平稳,犹如隐于暗处的苍狼,准备给予世家学子,致命一击。

  他们不光是为了自己金榜题名。

  更是为了给李承乾争一口气。

  若不是李承乾,他们哪里来的如此优越的学习环境。

  他们暗暗发誓,此番科举考试,寒门子弟势必将一鸣惊人。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唐:开局融合三倍吕布战力更新,第291章恢复科举考试免费阅读。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阅读最新章节。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