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3章 转向和记黄埔_穿越香江之财富帝国穿越香江之大娱乐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管汇丰也好,还是拥有众多海外产业的怡和也罢,总市值都无法超过李建辉控制的市值。

  会德丰+和记黄埔,这绝对不是简单的1+1,60年代以前,会德丰集团与和记置地就是相互控股,相互担任股东。

  后来黄埔船舵公司通过收购重组,才让会德丰集团与和记置地划清了关系。

  不管是汇丰还是渣打,他们都不愿意看到四大洋行之间相互持股的局面,更加不愿意看到其中的两家合并。

  李建辉这次行动显然有些挑战香江英资财团的底线,也不知道待这消息传出去之后,香江几位大班王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冯景禧笑着说道:“李生真是拥有大气魄之人,四大洋行百年来一直是我们香江华资头上的四座大山,会德丰已经搬开了,现在看样子和记黄埔也不远了。”

  “我一直认为香江主要产业还是让我们华资来控制比较好,这样也有利于香江的稳定,几大洋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香江发展做出了一些贡献。

  但毕竟是英资资本,和我们并非同路人,若一直让他们在香江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未来对我们只怕非常不利。

  和记黄埔目前问题多多,我面临主要对手还是汇丰,还希望冯生看在大家同根同源的份上,能够助我一臂之力。”

  对于出售手里的股份,冯景禧自然不会拒绝,他证券公司主要就是干这个的,他可没有要去经营和记黄埔的意思。

  在他看来,汇丰只怕早就想要出售手里的股份,只不过找不到合适的人接盘而已。

  现在和记黄埔本就是一个大泥潭,一个不好股价就会闪崩,当初他吸纳这些股份,其实是看看华资谁会对这公司出手,到时候好赚点差价。

  谁知道包船王宁愿与怡和抢九龙仓也没有对和记黄埔出手,李建辉宁愿从马登家族手里高价收购会德丰,也没有找汇丰商讨收购手里和记黄埔的股份,这让他有种股份砸在了手里的感觉。

  和记黄埔不是会德丰,这个时候各界对和记黄埔看的相当低,去年在四大洋行里面,和记黄埔处于末尾。

  也一定程度导致各方对他的估值要低于在股市上面的市值,这也是为何前世汇丰能够差不多半价甩卖给李超人的原因。

  沈弼做人情是一方面,和记黄埔自身问题才是最大原因,要不然沈弼也不敢那样干,不管他是大班王也好,还是香江财神也罢,终究不过是一个打工人,他在汇丰任何决定,首要准则是不能够损害汇丰利益。

  汇丰可不是沈弼一个人说了算,一桩生意真要是让汇丰损失数亿甚至上十亿,哪怕他能力再强,也只有被辞退的下场。

  因此对于和记黄埔的收购价,李建辉并没有进行溢价收购,而是采取目前的市场价。

  冯景禧同样清楚和记黄埔具体是一个什么情况,如果李建辉不收购,他手里股份只能砸在手里,一旦选择出货,必然引起和记黄埔股市大跌。

  李建辉出的价格已经达到了他心里的预期,因为华资的连番动作,加上大盘推动,这大半年和记黄埔股份涨了不少,他这笔生意还是赚了不少。

  “李生,我也不狮子大开口,就以你说的价格交易,也希望今后我们双方弄够加深合作,若你旗下公司有上市需要,还请能够考虑新鸿基证券。”

  既然对方都这么爽快,李建辉也立即回应道:“新鸿基证券是我们香江知名证券企业,在西欧和北美都有强大的影响力。

  未来我旗下有企业上市,一定会与新鸿基证券公司进行合作。”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