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章 相亲(一)_规划大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重新更换蜂蜜水。唐媛趁机仔细打量着潘阳。

  先前是闻名已久,但从未见过面。年轻人相貌平平,在她看来,身材还略有些消瘦,外形看上去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但和煦的笑容,得体的举手投足,给人一种年轻有朝气的感觉。

  随和却沉稳自信的气息,并不咄咄逼人,让人凭空生出一种想要亲近的念头。这也许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的感觉吧。

  唐媛发现,自己在观察潘阳时,这年轻人并没有拘束的不知所措,似乎对相亲事不以为意,而是满面春风地与唐豕的母亲,亲热且自如地应答着。

  偶尔,还转头向自己以及跪坐在旁边的邓嫣点头示意,没有让自己感觉得像个局外人,真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年轻人,唐媛已经有十分的满意,心中完全同意了这门亲事。

  她根本不知道,上辈子的潘阳,不知道有多少次,在多少大领导目光的注视之下汇报工作,身上聚焦的目光、承担的压力,岂是眼前这样的小场面可以比拟的,自然不可能出现什么有损颜面的异样表现。

  唐豕的母亲唐老太太,是真的喜欢上了潘阳。这个年轻的小郎君,自从进堂屋以来,就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老太太每问一句话,他都回答的特别仔细。

  你看他不笑不说话,说起话来不紧不慢,生怕老太太听不清楚。真讨人喜欢啊,声音也很好听。自己说几句话,往侄女鸳儿身上引,年轻人立即就心领神会,心照不宣地用眼神儿和人打招呼,这聪明劲儿真是难得。

  读书的士子和家中那几个粗胚相比,到底是不一样的。

  看看坐在一旁一本正经的唐家族长,唐老太太巴不得潘阳立即变成自家侄女婿,于是这眼神儿就不住地瞟向小姑子,恨不能即刻就替她做主了。

  邓嫣只在潘阳给老太太与母亲行礼的时候,匆匆瞄了他几眼,自己与他行礼时只是低着头,甚至没敢抬头再望一眼,心慌的不得了,一直乱糟糟的,都没听清楚那人说了些什么。

  但觉得这个潘先生,不如自家阿兄带回店铺的的少年哥儿们会打扮,身上穿着也不甚华丽,更是不若彼等活泼跳脱。

  只是偶尔不小心听到了他说了几句话,觉得这个潘先生说话抑扬顿挫、不紧不慢,应该是个和善的人,一点也不像大表哥说的,带人杀了几十个匪徒的凶悍将军。

  总地来说,自己对这个潘先生说不上喜欢,但似乎也不算讨厌。若是嫁作他的妇人——哎呦,羞死了……

  邓嫣是实在坐不住了,起身匆匆忙忙地对着舅母、母亲和大表哥素拜一礼,声若蚊蝇地打个招呼,红着脸便带着丫鬟转入了内堂。

  潘阳从容地对应着老太太唠叨,神情自若,不慌不忙。前世的自己离开那个世界的时候,老母亲还健在,直至临终自己心中都有个结,至今也没有解开。当下和老太太说着话,不知不觉就把母亲代入其中,感觉就像和母亲在聊着家常。

  回答老太太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自己一点也不烦。从练兵苦不苦一直问到学堂中的孩子乖不乖?教书会不会很枯燥?潘阳的回答既风趣而又详细,逗得老太太呵呵直笑,自己也好像感受到了母亲的慈祥和温暖。

  老太太还时常把自己的小姑子扯进话题,再夸一夸小侄女儿漂亮聪明,年纪不大,女红做的一流,潘阳都适时地给予了回应,给邓嫣母女一个和善的微笑或点头,或一个友善的眼神。

  这些对潘阳来说,都是从容自如的小表情,只要老太太高兴就好。

  老太太还特意介绍了几句邓家的状况,点明了淇水镇邓家是元侯后裔,家世显赫,却始终没有说明是哪一房的,有意无意地绕开了这个加分项,可见不是元侯近枝。

  这些话潘阳总是笑眯眯地听着,时不时表现一下自己的讶异,并很识趣地向姑母表示敬意。偶尔恰到好处的评论一句,也尽是对邓家大族的钦佩与羡慕。

  【作者题外话】:一千个人有一千三国,我只想写一篇不一样的三国,略微有些意淫,却是心中期盼三国的样子。希望你也喜欢。如果喜欢请送上几朵鲜花,来几枚银币,您的鼓励与打赏,才是我写作的真正动力。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