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章 袁曹交兵_规划大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袁本初并非无能,然前岁才败,士气不振,今冬又劳师远征,此情此景之下,定然难以取胜。”潘阳简单的分析过后,做出判断。

  唐豕听的吃惊,无法以言语表述此刻的心情。茶盅内的茶水尽数流淌到衣襟上却不自知。

  他实在想不明白,先生连村子都没有出,却对袁本初与曹孟德各人及手下情况了如指掌,对其后势洞若观火。

  对于袁本初是否会胜,唐豕已经不敢坚持自己的判断了,好在先生也没有说袁本初一定会败。毕竟上一回官渡之战,先生的猜测如掌上观纹一般准确无误。

  见潘阳在细细的品茶,唐豕也没有了继续追问下去的兴致,他只是个乡间的里正,唐家人的族长,不是政治家。

  抬眼从敞开的侧门向着坡下小河边远远望去,他坐的角度正好可以看到一群人,在河边安装水推磨。

  潘阳不喜欢院门紧闭,这是他从后世带来的习惯。

  村中原有两座小磨坊,都是唐家一个族老唐老太爷家开的。给稻米脱壳与研磨豆菽、麦面是不同的,一用碾盘,一用磨盘。

  不过开磨坊是个好营生,千把人的村子,家家都需要给稻米脱壳。但工本也不小,打一盘磨的花费不少,磨坊除了需要有人看顾,还需要养拉磨的大牲口,否则磨盘怎么转起来。

  水推磨安装好,若再把作坊盖起来,就可以开磨了。作坊里会安装两盘水磨,一盘碾米,一盘磨面。日后不需大牲口了,只要一个人住在里面看作坊的人便可,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皆不耽误碾米磨面,村民方便了,磨坊主也赚钱了。

  村儿里人多,需要各种行当的作坊也多。村里原先有十多家不大的作坊,大多数都开在狭小的屋里。

  唐村儿在这里建村几百年了,各房各户分了又分,房子也是越隔越小,作坊自然开的也逼仄狭小。个别营生好的作坊还行,大多数作坊都是在勉强糊口而已。

  现如今,先生给村里重新做了规置,不少作坊都搬出村儿来在河边新建扩建,在唐豕看来,建作坊并不是最要紧的,先生教大家在原有的手艺基础上改进了许多产品,让村民做的东西用处大了、好卖了,才是关键所在。

  新开的造纸作坊能够赚大钱,制作笔墨可以作为家传的手艺,这些才是先生的本事,在作坊里缫丝织麻当然会比一家一户赚的多,这是毋庸置疑的。

  淇水镇上。

  蔡家老店后堂中,蔡菊正斜躺在卧榻上,有一口没一口的饮着杯中的蜂蜜水。

  去年他原本以为高档的竹纸与那“虎皮金交易”奇货可居,可以藉此作为晋身之资,着家主高看一眼,从而调回襄阳附近。

  却不料眼见功成却出了岔子,接货的管家在家主蔡瑁面前一番述说,买纸购椅的举动转眼就变成管家运筹帷幄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