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六章 精炼(求订阅)_坚守我的海工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伟人望高也就罢了,问题是他温大伟既不是厂长,又不是书记,只是个连级别都没有定下来的厂长助理,而株江厂成立之初被塞进来的一大堆株江地方厂又人心不稳,这个时候温大伟要搞成了也就罢了,若是失败强行被堆起来的人品就会彻底败光,到时候再有好的想法也很难推行下去。

  所以温大伟干脆把这个硬骨头往后放一放,先从其他业务板块入手,把自己的人望和地位夯实的同时,也让株江厂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后在回过头慢慢解决铁合金厂的转型问题,必然会顺利得多。

  事实也的确如此,刚开始铁合金厂并没有什么变化,依旧靠着稀土冶炼球化剂生产球墨铸铁,一切似乎早就。

  等过了一段时间株江总厂这边调整研发机构,将第二研究小组整体迁移到上游县,整合上游县原本的电机厂和电池厂,搞什么机电一体化研究。

  在此期间要求铁合金厂配合第二研究小组,进行稀土的精炼试验以及配套的稀有金属属的材料供给。

  对此铁合金厂到没觉得什么,为厂里的新产品的研制贡献自己的力量义不容辞。

  可随着第二研究小组研制的深度和广度愈发扩大,对于稀土精炼的规模和产量也开始呈指数级快速增长。

  这个时候铁合金厂便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了,因为研究用的材料已经极大挤占了铁合金球墨铸铁的产能。

  而向上反映却发现,原本在株江地方说一不二的铁合金厂如今早已被株江总厂的优势地位所取代,以至于自己反映的问题根本就没啥效果。

  这下铁合金厂上下就慌了,哪怕工资待遇一样不少,可光给试验提供材料不是长久之道呀,不把产品卖出去还钱,总是在内部打转转,总有一天会崩盘的。

  从部队转业的铁合金厂厂长郭哲对此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不然也不可能多次找到温大伟,最后甚至组织全厂500多干部职工写请愿书,就是要让温大伟给个说法,他们铁合金厂到底该怎么办。

  温大伟给的答复也很简单:“你们铁合金厂将创造前所未有的巨大价值,所以请铁合金厂的同志们放心,铁合金厂的好日子马上就要来了。”

  郭哲当然知道温大伟这是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一点点的用稀土精炼来代替传统的球墨铸铁冶炼。

  虽然知道稀土精炼出来的东西更昂贵,可他跟巨大多数的铁合金厂的职工一样,对这种新产品有些心里没地儿。

  用铁合金厂的老师傅的话来说:“球墨铸铁一年的产量几万吨,听着就带劲儿;可精炼稀土才出区区百十来吨,能比几万吨还值钱?”

  所以被温大伟好声好语的劝回去后,心里还是觉得空落落的,可就在他准备再次去温大伟哪儿做最后的尝试时,一笔价值450万美元的款子打到了铁合金厂的账户上。

  接到消息的郭哲直接懵了,他没记得自家的产品参与到了出口呀,于是一番打听后再知道在北美大卖的“后浪”pro升级套装中又第二研究小组研发的直流无刷电机和镍氢电池中都加入了铁合金厂精炼的稀土元素,也正因为如此“后浪”pro升级套装才会有着让竞争对手近乎绝望的优异性能,横扫整个欧美市场!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