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一章 修理厂_坚守我的海工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至于有人背后说温大伟这么干太丢一个创汇厂的脸,对此温大伟根本就不在乎,脸这东西能解决株江厂2800多人的吃饭问题吗?

  于是温大伟再次上门时虽然还是要钱,但却不如第一次那般的非要钱不可,其他条件也能接受。

  各位大佬,尤其是邕江省时很清楚自己把一大堆包袱甩给株江厂不地道,给钱是绝不可能给的,但除了钱以外的其他东西,只要不违反原则的还是没问题的。

  五十年末建成,六十年代曾经为北越抗美的武装船提供过后勤保障。

  1980年海军陆战队重新组建,当时各部队首长希望建成一支类似美军海军陆战队那般多兵种合成的现代化部队,舰船方面自然不可或缺,于是便将株江这座海军维修厂划拨给海军陆战队。

  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海军陆战队组建以来一直是叫做“海军陆战队”的陆军轻步兵,别说什么多兵种合成了,就连部分的机械化都没达到。

  这怎么能行,大佬就应该担起大佬的责任。

  于是在听说海军的某位首长准备视察海军陆战队位于株江的那座修理厂,以便研究海军所属厂的改革事宜后,温大伟便直接住进了靠近海边的海军陆战队修理厂。

  说是海军陆战队的修理厂,可实际上海军陆战队的大部分设施设备都没办法在这座厂进行维修和保养,因为这座修理厂原属海军,是以修理海军的小型舰船为主。

  虽然是海军陆战队的鸡肋,但就目前而言,算是温大伟手上除了热处理车间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王牌了。

  毕竟是曾经的海军修理厂,虽然规模不大,只能维修排水量不超过500吨的小型舰艇,但内部的机械设备还是很齐全的,还有部分是70年代从欧洲进口的稀罕货。

  将这座好好的修理厂改成剃须刀生产厂不是不行,但温大伟觉得实在是太浪费了,最关键的是这么干能吸纳2800多人的就业嘛?

  于是原本规划的很好的株江修理厂瞬间就成了鸡肋。

  特别是近些年,随着海军舰艇转移到其他修理厂维护,株江修理厂的日子是愈发的难过,只能靠着为当地渔民修修渔船勉强度日。

  若非如此,海军方面也不会同意海军陆战队将这座修理厂作为与地方合作的试点。

  所以温大伟是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是盼到了一脸吉普车出现在沿海的公路上,待标着军牌的吉普车停稳,温大伟赶紧上前准备亲自给首长打开车门,结果车门却先一步打开,然后陆国伟便从后座上跳下来,当先一句话就给温大伟兜头浇了盆冷水:

  所以温大伟这次趁着海军的首长视察,准备要些海军小型舰艇的维修任务,走个成本价就行,关键是要给株江厂一个锻炼的机会。

  尝试着向船舶制造方面转型,毕竟这个行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加上产业链也够大、够长,足够吸纳嗷嗷待哺的株江厂干部职工了。

  显然不能。

  “别等了,首长临时取消了考察,回驻地了!”

  然而还没等温大伟消化完这个消息,陆国伟又不慌不忙的从口袋里拿出一份文件:“这里是部队的退伍分配人员名单,有82个要来咱们厂,你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帮忙安排一下……”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