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2章 几人追忆往事,玉霞成为典型_我做生产队长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卫兰他们到来,一直到现在,这段时间很短。

  但对于卫兰他们几个来说,是他们从城市到农村,从学生到知青。

  是他们从理论到实践,从初来时的激情燃烧到如今的归于平静。

  是他们身份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也是他们的思想发生根本改变的时候。

  对于吴远中来说,这段时间可能是他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候,也是他成长最快的时候。

  这段时间,他从一个无知少年成长到一个有责任担当的男人。

  他从不名一文到人尽皆知。

  去县城,去冰港,坐火车,吃西餐。

  人生的很多第一次,他都是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体验的。

  他们说着,吃着,喝着。

  一直坐到傍晚,他们才都站起来,散了席。

  大家走到院子里,分别和张亮、杨玉霞打了招呼,各自回去了。

  此后的生活又重新归于平静。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杨玉霞结婚当天下午的时候,县广播站就播出了“冰港女知青杨玉霞下嫁贫下中农”的专题广播。

  广播里,把杨玉霞形容成了伟大的女知青,极力称赞了她下嫁贫农的行为。

  鼓励广大女知青向杨玉霞学习,踏实扎根在农村,真正与贫下中农相结合。

  第二天,报社头版头条,用整幅的版面发表了《敢于同旧传统彻底决裂》的文章。

  文章中同样高度赞扬了杨玉霞嫁给张亮的行为,称她为知识青年的榜样。

  称赞她敢于冲破旧思想的枷锁,勇于同一切老传统作斗争。

  文章的最后,还引用的伟大领袖的话: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

  文章里号召所有年青人,勇于打破一切旧传统、旧思想,与时俱进,解放思想。

  树立新观念,为中华复兴而奋斗。

  文章发出后,一时间,县里都在各公社大力宣传杨玉霞的事迹。

  杨玉霞还被请去做了几次演讲。

  后来,张亮爸不想让杨玉霞抛头露面,再有人来请她,都被张亮爸婉言谢绝了。

  结过婚的杨玉霞,就不再是知青了,她变成了村里的媳妇。

  张亮也不再让她在生产队干活了,张亮爸就通过李书记,在村小学给杨玉霞安排了一个代课的工作。

  至此,杨玉霞出嫁,徐华调走,生产队大院里只有吕玉衡、卫兰和李静萍了。

  杨玉霞偶尔也来找他们,但总归,没有以前亲密了。

  天气渐渐变冷,菜地里也种上了萝卜和白菜后,也不需要怎么管理。

  养猪组和种菜组就合并到了一起,还是吴远中任组长。

  秋末冬初,一直到年后,都是冬闲时期。

  生产队里的男社员每天就是挖塘泥,修堤坝。

  虽然还很累,但工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