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8集 做大做强(二)_逼向绝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好事,但是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

  龙智慧一听,觉得佘丽真是他的知音,他继续报料道:“是呀是呀,我们这个镇有个边远的居民小村,只有40多个人,有小学生10人。这个居民小村距离行政村也有十几公里,而且,从小村来到行政村要过一条100米宽的小河,没有桥可通过,只能涉水过河,小河的水有点急,有点深,小孩子要过去非常危险。以前,那个小村是由行政村安排一名教师在那里教学的,小孩子学习也很刻苦,小学毕业后,不少人考上了龙莫中学,之后还考上了大学。现在,按照做大做强的原则,这个只有一个教师的学校必须合并到行政村的小学。但是如果拆并了那个小学,那个小队里的十个6-12岁的小学生就得到行政村的小学就读。可行政村的小学没办法解决他们的住宿。这样,那些孩子的家长每天就要往返送接送,上午送去上学10多公里,回来10多公里,一个上午还能做什么事?中午小孩子在学校吃冷饭,因为学校没有食堂,他们带去的饭没法热一下。而傍晚家长去接又要走10多公里,回来又得走10多公里。这些家长孩子多么不方便,家长孩子的时间就在路上浪费了。他们一天也干不成什么事了。农民啊,不靠体力干活,能生存吗?如果保留那个只有一个老师的学校,就只有一个教师辛苦,而十个孩子与他的家长就没那么辛苦了。教师可以每年轮岗,每年一换,教师就辛苦一年,这有什么不好?所以说,教育做大做强对城市来说是好的,但对山区来说却不是处处都是有利的。我们龙莫高中,实际上实力是很有利的,保留下来,是利于老百姓的。如果我们合并到龙德一中,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在这里读,回家吃饭,能有个温饱,可去龙德一中读书,伙食费、住宿费就难以供养了。况且,龙德一中是大班额上课,一个班60-80人,因材施教的辅导方面做不到,所以,对这些山区学生来说是非常非常不利的。所以,如果姑娘你能够呼吁一下,让我们那些特别需要的麻雀学校保存下来,我们龙莫镇的老百姓感谢你。”佘丽听了,爽快地说:“大哥你放心,只要是对老百姓有利的事,哪怕是粉生碎骨,我也一定尽力为你们去呐喊。”

  不一会儿,警笛声大鸣,一辆辆汽车飞快开来。一队队荷枪实弹的武警战士,一队队拿着防爆盾牌的警察,从一辆辆车上下来,迅速包围了那些老百姓。

  粟木粟叶一看来了那么多警察,立即手拿手铐,来到佘丽的身边,嘲笑道:“死三八,看你还敢不敢打,还敢不敢拒捕。”说着,粟木在佘丽的脸上扭了一把,粟叶看到粟木占了佘丽的便宜,也上前用手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