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第四十三章_低俗文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沙发摸出烟盒,他翘了二郎腿姿态随意。“这个采访会播出去么。”

  何旭宇赶紧摆手“不会,只是拍几张照片。留个素材存档。”

  沈南逸颔首,顺道就将烟点燃了。他说“最初办这个杂志,主意是李象旭出的。他算是年轻一代里比较有胆识和眼力的人,与他合作很有意思。”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目前国内纯文学的大型刊物较少,南方可能多一些。我们处于西南地区,没几本可以在全国产生影响的书刊。”

  何旭宇问“据说追求文学、艺术这一类的人,多数是理想主义。请问您和李象旭先生、还有整个团队,都多少带着点理想主义是吗。”

  沈南逸叼着烟头,白雾将他面容模糊。何旭宇瞧不清他的表情,只听闻其声音。

  “最初我问李象旭,这本杂志我们要做到什么程度。他说不必留退路,不用去考虑政策、官场、或市场等因素。我跟他说多少要走擦边球,毕竟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李象旭胆子挺大,但怎么把控还是由我来。大家是带着某种动力去做这件事,所以要说理想还是有的。”

  “但主义就谈不上了,中秦集团是商人,我们只谈生意。”

  “沈老师的观点挺有趣,学生听了受益匪浅。”何旭宇笑着露出一口白牙,眼睛弯得特好看,“读者也注意到本杂志还有一个论战文分类,第一期是周老师发表了自己对社会某个现象的观点,请问它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作用是给社会一个发泄口。周老师年轻时很喜欢写点激进的文章,他希望后来人在保持激昂的情况下,又要有理智。论战是个阵地,供所有人观看和发表文章。我们认为这是现在需要的,否则连一个出口也没有,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何旭宇“那么对于诗与书杂志的评价,部分读者反馈说,是在内容上创新了。另一部分反馈说,是形式上有了突破。对此您有什么见解呢”

  沈南逸倾身,往桌上的烟灰缸里抖了抖烟灰。几根未扎紧的半长发滑下,衬得他相当恣意。

  “应该说内容与形式都有改变,这是在当初团队建立时定下的目标。现在文学正遭受商品潮流的冲击,做纯文学的人逐渐少了,但还是有。而且有突破是好的,说明从业相关人员都在探索。一开始写得不尽人意,或做得不尽人意很正常。”

  “一件事并非从开始就能做好,后面不断突破、不断进步就行。可怕在于模板固定了,框架死了,因市场上某样题材最火,所有人都去出产一个模式的作品。”

  “那么沈老师,本期杂志有几篇文章存在很大争议,您应该知道。我也拜读过,发现还有不同的观点。”

  “写作是一门孤独的差事,每个作者肯定有不同想法、个性。想要全民理解是不可能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