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三章 短暂的安宁_疯人演绎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盯着面前的电脑显示器,经望川双臂撑在桌上,很久都没有挪动半分。他在怔怔的出神,时间已是晚上九点,手头的工作却是始终没有进展。下午的时候,庞白已将小型工作站调试完毕,只是简昕宜的突然到访,打乱了他之前原有的计划安排。

  时间紧迫,心绪难安。简昕宜带来的信息,并未有什么出乎意料的惊喜。与之相反的,恰恰是这种“尽在掌握”的感觉,使他的心底泛起一种莫名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源自于有限的时间差,这小小的延迟,使他始终只能跟在对手的身后。

  对手的节奏把控张弛有度,却是未见任何的出奇之处。除了对人心理的揣度,对思维惯性以及思维盲区的利用也很到位。尤其是对付赵东林的手段,看似简单粗暴,实则却是缜密的无可挑剔。

  简单的一个保持通话,既有心理诱导的潜在因素,又巧妙地隔绝了对方与外界的联系。而借用雷斌的车从d市赶赴沪市谋杀赵东林,除了传递给警方一个率性张狂的错误信息,也未尝没有进一步压迫自身潜力的另一层含义。

  r在行动之前的时间很充裕,至少也是在她确定赵东林并未真正引起警方重视之后才从容的付之行动。赵东林是第一批进入警方筛查范围的嫌疑人员,自然也是第一批被排除怀疑的重点人员。所以确定起来并不会消耗太多精力,只要知道赵东林可以离开d市即可。

  而且r还有一个隐藏的暗手,根据邓西伦的日常习惯事先投毒。时间应该是在尤莉死亡之后,到邓西伦成为主要嫌疑人,正式被警方传唤、监控的短暂空窗时段。

  这其中又隐含两个变量,而且这个暗手可以没有时间限制,甚至成功与否都无关紧要。

  首先,若是邓西伦提前中毒,可以进一步将警方的视线集中到邓西伦的身上。即使是警方在检查邓西伦的居所时发现了她的隐蔽投毒机关,也只会加深警方的怀疑,认为她的下一个目标必是邓西伦,从而忽略本就牵涉不深的赵东林。

  其次,若是邓西伦的中毒发生在谋杀赵东林之后的任意时段,那么发作时间延迟的越久,对邓西伦的心理压迫就越大。甚至可以一举摧毁目标人物的心理防线,使其成为一只惶惶不可终日的困兽。对手越慌乱,机会自然也就会更多。

  至于邓西伦是否会出于自身的安全考虑提前排除隐患,比如注意饮食,更换餐具,使她的精心布置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半路夭折?这点可能则可基本排除。

  且不说邓西伦是否有那个水平或运气,单只他极端的领域意识和自私性格,就已将这种可能性降至最低。更何况这期间还有之前警方的检查为这种“安全”作背书?

  所以,目前r这种突兀改变作案手法的“激进”行为,更像是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