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初识八股_名门之后(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位大儒是如何诠释这句“百姓足,孰与不足”的了。

  陆钧挺直了背,认真往下看去,只见此人破题写道:

  “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这句话很好理解,就是说,只要下面的百姓富足,上面的国君自然富足。

  陆钧把这两句又好好揣摩一遍,方才觉得一个“既”字,一个“自”字,用的十分精妙,百姓既富,国君自富,正合了原句“百姓足,孰与不足”之意。

  他迫切的往下看去,只见后面紧接着写道:

  “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

  再往后看了几句,一段段工整的排比映入眼中:

  “吾知,

  藏诸闾阎者,君皆得而有之,

  不必归之府库,而后为吾财也。

  蓄诸田野者,君皆得而用之,

  不必积之仓廪,而后为吾有也。

  取之无穷,何忧乎有求而不得?

  用之不竭,何患乎有事而无备?”

  这几句毫不艰涩,一气呵成,磅礴有力,掷地有声,颇有孟子他老人家的风范,刚背完了孟子的陆钧读来顿觉十分亲切,再读到最后一句:“何必加赋以求富哉!”的时候,不由得拍案道:“哎呀,原来这才叫‘代圣人立言’,文章做到这个地步,真可算得上是‘微言大义’了!”

  安材好奇的伸进个头来,打着哈欠问道:“少爷啊,你叫我吗?你今天累了一天,要不要赶紧歇息啊?”

  陆钧精神十足的站了起来,道:“我今天要晚些睡,安材,你先休息去吧。”

  安材摇摇头,道:“不行啊少爷,我先睡了,一会儿你若要人端茶倒水,又找谁去?我陪着你”

  说罢,陆钧已经看见安材的头一晃晃的,倚在门口睡着了。陆钧连拖带拉,把他弄到旁边的耳房里,扔到床上,当他转身走到屋门处的时候,床上已经传来了安材的呼噜声。

  陆钧回到自己的屋里,脑海中还不停地回荡着那一句“何必加赋以求富哉!”不得不说,这一篇文章,让陆钧对八股文又有了新的认识。八股最终还是一种形式,写文章的人的思想,还有把这一切组织起来的逻辑,才是这篇文章的精髓。

  陆钧又拿起那卷书往下看了几篇。他原本还有些倦意,越往下看,他的头脑就越清楚。想起已经睡着了的安材,他忽然觉得,自己的身体素质似乎比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提高了不少。

  自从把陆家里里外外打扫了一番,除掉了蒿草和那些在角落里蔓延的各种野草、杂草之后,他和赵氏再也没有出现那种一打喷嚏就停不下来的状况。而随着自己坚持不懈的早起打太极拳,他每天的精力越来越好,记东西也比从前记的清楚,有时候读一遍文章就已经记住了大半,再读一遍就记得清清楚楚,他穿越前的许多记忆技巧,现在都有些用不上了。

  看来原身的条件是不错的,只不过是从前没有好好开发罢了。而陆钧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原身的潜力发挥到极致,再加上自己二十多年的学习经验,他相信自己一定会在这个科举取士的世界中大有一番作为。

  陆钧很快发现,这么想的不止是他一个人,第二天,他们四个被督学大人称赞,并且被督学大人邀请赴宴的事情,已经在洛陵县上下传开了。

  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