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临场发挥_名门之后(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印象。昨天看的时候,因为不知道自己的理解对不对,他还把这句抄了下来,打算今天问问周峙呢。

  最后一题是大诰,问的是有关“把持行市”的刑罚问题。问如何处置那些故意和牙行串通,“共为奸计,卖物以贱为贵”的不法之人。这一条陆钧好像有点印象,似乎是杖责,杖责多少来着?原身的记忆有点微弱,他不太清楚了。

  算了,一会儿再想吧。他翻回到第一页,从头开始认真回答帖经题了。

  第一题就是从陆钧已经背得烂熟的大学中来的。题目是“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

  后面是空着的,就是让学童们自己填了。陆钧不假思索的挥毫写道:“人知其所亲爱而辟焉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再往下一看,下一题考的就是这句话的释义,陆钧在心中一笑,心想,原来周老夫子也有偷懒的时候,帖经和墨义一块考,不用再另外出题了。

  虽说考释义,却也不是让他们自由发挥,只有朱子的释义才是“官方”的,答题的时候只能背诵,不能加入自己的理解。

  好在背这一句时,他想起了自己家里的事,因此记得特别深刻,马上就答道:“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是则偏之为害,而家之所以不齐也。”

  陆钧接着往下写去,足足二十道题,他只花了一个时辰,就写完了。后面有几道论语和孟子的题目,还好,论语考的是“颜渊问仁”,这一段有几句著名的话“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使是作为现代人的陆钧对这几句也并不感到陌生,他思考了一下上下文,很快就完整的答了出来。

  孟子的内容原身好像根本就没有读完,因此对他来说就有点碰运气的意味了。有的题目虽然他有印象,但是由于孟子老先生说话的风格洋洋洒洒,思维比较跳脱,他只能记得一部分,只好先把自己知道的写了上去。

  到此为止,自己会的题就做完了。

  他翻到那一道制艺题,看着“知耻近乎勇”这几个字,心想,自己要不要也试着做一下破题呢?反正还有时间。

  没吃过猪肉,不等于他没见过猪跑。原身多少还是见过几篇时文的,稍微知道一点做文章的规矩。破题嘛,就是用自己的话把题目再复述一遍。点出你的中心思想,谓之曰“破”。目前,他也就知道这么多了。

  不过,对于“知耻近乎勇”这一句话,陆钧倒是有一点自己的体会。这句话是从中庸里摘出来的,完整的句子是:“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前两句自不必说,这最后一句,恰恰也是陆钧感慨最深的。陆家为什么会落得现在这种状况?不是没有改变现实的愿望,而是没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