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3章 出临安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坚强的一个堡垒。当然,文天祥毫不为所动,连使者的面都不见一个。

  幕僚一愣,摇头道:“并非如此,上一批刚走,还没再来呢。”他取出一封信走到文天祥身旁交给他,说道:“是临安来的快信。”

  “快信?”文天祥看了看信封上的署名,是“黄家翁”,也正是吴浚与他约定的代号,“原来如此,算算日子,也该有信了,且看看是什么结果。”

  这“快信”其实是夏国开办的业务,临安和九江都有夏人控制的商站,自然也有电报可以通信,抵达一端后再抄在纸上送往目的地,便是“快信”。

  快信收费昂贵,但比之寻常的通信快上许多,故常有人用来传递急事。电报发送的都是明文信息,夏国开放这个业务,实际上也有收集情报的意图。

  一般人未必知道,即便知道也未必在意,但文氏幕府中人都清楚这点,虽会利用快信,却不会直白把话写在信上,而是用暗语记录。

  文天祥打开信封后,看到的就是上百个看似全然没有联系的汉字。但不要紧,他很快召幕僚取出一本册子,对着上面将信中字替换为别的字,一封语言简明通畅的信就出现了。

  内容并不出乎文天祥的预料,是吴浚抵达临安后成功说服张世杰,让他同意配合文天祥的计划,把官家送到江西去。不过张世杰认为事不宜迟,越晚动手越容易泄露消息,所以约定于12月1日便发动,他自己设法把官家从临安带出来,江西方面只管接应即可。这个时间太紧,等到吴浚亲身回到江西再报告恐怕就过于仓促了,所以拍了快信送来。

  读后,文天祥点头道:“虽说仓促了些,但也合理,便如此吧。他们要自徽州走陆路过来,正好徽州驻了两个营,便调过去接引。为防计划有变,信州那边也调两个营过去,一旦他们改道也能接住。此外,原定要东调的几个营也不要停下,以防万一。”

  ……

  12月1日,临安。

  “啊!”

  杨太后突然惊叫一声,从床上坐了起来。

  她刚才做了个噩梦,梦到无数贼人冲进宫中,惨不忍睹,于惊险处醒了过来。

  一名原来坐在床旁打瞌睡的宫女立刻也被惊醒,起身轻声问道:“太后,可是惊寐了吗?要掌灯吗?”

  杨太后此时仍惊魂未定,仿佛没听到一样,直到宫女又问了一遍,才茫然地问道:“掌灯,现在可还是在夜里?”

  宫女答道:“是的,约莫是两更天。”

  杨太后略带失望地说道:“离天亮还早啊……罢了,掌灯吧,再备点糖水,伺候我去起夜。”

  “是。”宫女这便忙活去了。

  杨太后隔着纱帐看着她模糊的影子在房间中忙碌着,心中还是有些恍惚。

  自从七年前她的儿子赵昰登基为帝,她晋升为太后,不再需要为宫斗之事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