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章 新的建设 一 造纸厂(感谢江西胖哥的红包,割肉加更)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毕竟他在这行当浸润了十多年,应当对造纸熟悉一些。

  张好文听了之后,既有些疑虑,也有些心动。

  疑虑在于,跟东海人合股办了造纸厂,纸价肯定得降低不少,利润还要分给他们一大半,自己的收益会不会降低呢?心动在于,这也是个家传的产业啊,比这小店倒买倒卖的无根之萍稳当多了。

  他盘算了许久,最终还是觉得可以办。自造纸虽说价格会降,但成本降得更多,利润未必低。而且张小平许诺纸厂的名字由他来取,将来东海商社会大量采购自造纸,还会派人帮忙进行技术改造。这最后一点让他尤为心动,毕竟东海人的机巧在即墨城也小有名气。所以他决定跟着东海人干了,说不定将来也能造出一方名纸呢?

  于是事情就这么谈成了,张好文去兖州雇了四个造纸匠,东海商社提供场地和设备,把这个“书香纸坊”开了起来。在这个开业仪式之前,其实纸坊已经试运行了好几个月,用来理顺生产流程,直到能比较流畅地进行生产,有了把握,才正式开业。

  当初东海人虽说要提供技术支持,但他们对造纸本来就没什么研究,只能让造纸匠们先演示一遍造纸流程,再看看有什么可以改造的地方。

  但没想到这造纸过程的冗长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光是第一步沤料,就要将树皮、竹子等材料浸泡在水中长达一百天,以浸出杂质,软化纤维。

  接下来需要用碱水将原料蒸煮一遍,再将原浆捣乱,使得纤维细化。

  之后把细化后的纸浆再次浸水,然后用特制的平板容器将纸浆捞上来,也就是所谓的“抄纸”。

  最后把抄上来的纸压榨成片,再烘干就成了真正的纸了。

  后续流程所要的时间要短一些,不过也要差不多一个月才能搞定。

  第一批纸用了四个多月才做出来,期间东海人一点都没有插手。最后做出的纸质量还可以,比之前外购的纸稍厚一些,但也更耐划,只是粗糙了些,而且颜色泛黄。最后这一点东海人倒不是很在意,反而觉得比较护眼。

  工业部派来一个叫祝天明的帮忙改进工艺。他刚刚看明白这套造纸流程,也没多少能插手的地方,只是搬了台小水车过来,用铁制搅碎机代替人工捣料,效果还不错,最后产出的纸细腻了不少。

  其他沤料和蒸煮的过程或许能用化学药剂缩短,但现在的东海商社还没能力研究这个,祝天明只能带着几个劳工分组实验沤制的方法,留待以后满满改进,现在先用规模换时间吧。

  ……

  开业仪式过后,纸坊内部又摆出一道流水席来,请工匠和雇佣工人大吃大喝了一顿。

  酒饱饭足之后,张好文把四个造纸匠叫到办公室中,一人发了一个红包,然后说:“诸位大匠,明天咱工坊就正式开工了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