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2章 西出阳关有故人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也向移民们传授一些技巧,配合得倒是不错。

  北庭-张掖间几乎没有道路可言,车辆全部在野地上行走,若不是平安马车配备了板簧减震,又是钢架车体足够坚固,还真走不了这样的路。但饶是如此,每辆车也需要四匹马才能顺利拖动,除了拉车的,还有备用马和护卫骑兵用马,整个营几乎配了七百匹。

  这么多马,要是靠吃粮行路的话,那恐怕就得把车上全装满粮食才行,也运不了什么货了。因此,整个营必须走走停停,让马沿途吃草补给才行。只是靠野草补充能量相当缓慢,往往要在一个站点呆两三天,等马儿吃饱喝足了,才出发赶赴下一个站点。

  这个过程中,对马匹身体状况的把控非常重要,须得要长年与马打交道的资深马夫才能应对,而这样的人可不好找,因此军方就从恭顺部落中招收了不少牧民,编入后勤营中。这个那钦,就是先参了军,然后被分配过来的。

  沈元正等人听了他的讲解,前后把手放上去感受感受。然后,那钦又找了一匹偏瘦的马摸给他们看,他们又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原来如此,可真是谢谢这位军爷了。”沈元正致谢道。

  车队在疏勒站宿了一夜,第二日没有停留,继续出发。

  从疏勒到瓜县可以沿北川西行,沿途一路都有水源野草,也就不需要吃饱再上路,只要趁休息的时候放马去吃草就行了,比之前穿越大漠的时候方便了许多。

  后勤营加上移民车队,近二百辆车,在河边原野上四路展开,前后拉了有一里地出去,浩浩荡荡,卷起了滚滚沙尘。

  6月6日,他们抵达了一个阶段性目的地,瓜县。

  瓜县原称瓜州,是东西商路必经之地,在大漠之中堪称繁华了,但两年前也毁于禾忽的坚壁清野,几成一片白地。

  不过稍好一些的是,当时元军急着撤离,西边的沙州(敦煌县)由于不在通向北庭的道路上,且当地佛风浓厚,信佛的蒙古人不敢侵扰,所以就逃过了一场兵灾。事后,就渐渐有一些敦煌居民迁移到瓜县,垦种被废弃的耕地,恢复了一点人气。由于有这个基础在,再加上当地水草丰茂、位置关键,所以西北师今年在玉门郡一举派驻了三个马兵营。

  所谓马兵营,其实就是骑马步兵营。西北面积广大又盛产马匹,骑马总比步行方便许多,但是部署真正的骑兵的话,战马要喂大量粮食和豆饼,又会挤占宝贵的后勤资源。所以上面干脆就不派骑兵了,只派马兵,配属的马匹平时饲料标准较低,关键时刻才喂豆粮养膘。反正作战时都要下马打枪,马体力差点也就差点吧,四条腿总比两条腿强。

  驻军在当地修建了一处大型城池,车队直接停驻了进去,又征召了一批移民帮着卸货。货物有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