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章 崂山学宫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上体育课。旁边的教室中,还传出朗朗的读书声,有什么“山田水火土”“九九八十一”“我是中国人”等等。

  在东海商社的高等教育建立了雏形的同时,基础教育也在稳步推进着。

  几个主要基地都建设了轮窑之后,砖块和水泥的产量大增,建设部不但有足够的建材把股东们的平房都换成了二层的独栋别墅,还成功在城阳区建设了工业区小学和惜福小学两所学校。

  这两个小学结构都一样,最多可以容纳五百人居住,不过目前每所学校只招收到了两三百学生。这些学生吃住都在学校,每十天才放回去一天半。为了照顾他们,商社雇佣了三十多个本地人,每月的工资和食品开支不算小,不过都是从城阳区的税赋中支出,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吧。

  ……

  这个夏收季,东海商社实现了一项重要突破,那就是由农业口独立完成夏收,其他部门继续进行建设、铺路、生产、训练等活动,不受夏收影响。

  通常的夏收季,农民需要收割去年种下的冬小麦,然后种上粟一类的夏季作物,整个时间窗口很短,所以有“抢收抢种”之说。

  但现在商社耕地充沛,完全可以将夏粮和冬粮分两块地种植,在谷雨时节提前种上夏粮,然后等到芒种前后从容地收割冬粮,将时间窗口岔开,就不用那么匆忙了。

  这虽然有点浪费耕地,但更能节约人力。而且闲置的耕地也并不是真浪费了,而是会择机种上牧草,既积蓄地力,也能养些牲畜,一举多得。

  这样的轮作制度跑顺之后,东海商社的人力利用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无法达到后世建国初期国营农场人均一百亩地的高效率,但是人均五十亩还是能搞定的。

  今年夏季除了传统的土豆、粟和大豆,还种了一百亩棉花。棉种是第一舰队从明州带回来的,还顺便招募了两个懂棉花种植的农民,据他们说,现在种棉花已经稍晚了点,不过农业组还是决定先种个一百亩练手,反正休耕的土地多得很。这样的大手笔看得两个习惯了精耕细作的平江府农人目瞪口呆,直呼东家真是豪气。

  ……

  东海关上,一群劳工正撸起袖子满头大汗地建设两个塔楼,东边的石子路上,还有多辆驴车来来回回运输着建材。仔细一看,他们穿的衣服是和义勇队同样式样的救生衣,只不过是天然的灰白色而没有染成红色。

  这群劳工就是建设部下属的铁道队,薪水比普通建设部劳工高了一半,达到了每月两千四百钱。但代价就是近似义勇队的军事化管理,需要定期训练,还要从事一些艰辛的工作,比如说铺路架桥、修建军事建筑等等。即使是这样,依然有不少劳工愿意多赚点卖力钱,200个名额很快招满了。

  事实证明,这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