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章 对日贸易 完 石见国(第九更)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它地方兜售。

  没想到效果还不错。狄柳荫跟着起点号和纵横号北上,先去了博多东边的长门国,与博多相距没多远,宋货的价格却显著高了一截。狄柳荫在当地换到了不少山珍和海产品,其中居然有一些脸大的干鲍鱼,运回明州绝对能卖个好价钱。

  受此鼓舞,狄柳荫决定再往东北方碰碰运气。不过本州岛北部多山少平原,走了一天才发现一座海边小城,派向导去打听了一下,本地人说这里叫滨田,是石见国的地盘。

  “石见国?有些耳熟啊。”

  狄柳荫打量了一下这里。滨田町位于一个海湾的东侧,只有巴掌大一点。町前建设了一道栈桥,有不少小渔船进出,海湾周围只有大约一公里的平原,再往内就是连片的高山了。居住区以东的小山上,建有一座微型小土城。

  乡民见到有船过来,也不惊慌,反而一幅兴高采烈的样子,甚至有人划着小船过来兜售蔬菜,看来是习惯了海船到来。还有几人去了土城里报信,不一会儿,就有个穿着宋式衣衫的年轻人带着几个随从过来了。

  狄柳荫与他交流了一番,得知他就是此地的地头伊东守,而且还很热情地邀请“大宋来客”去旁边的滨田城做客。狄柳荫想了想,就挑了几件小礼物跟他过去了,还把宗尊亲王写的那首《池上》展示给他看。这不是原本,而是他们回明州后请人摹写的复制品,不过忽悠日本人够用了。

  不得不说,幕府将军虽然在现在只是个傀儡,但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这张二十多字的纸简直是日本市场的VIP门票,东海人凭着它,做起生意来简直是无往不利。如今把它一拿出来,伊东守果然肃然起敬。

  两人又鸡同鸭讲地寒暄了一会儿,便开始了交易环节。狄柳荫带来的商品有香料、书籍、丝绸、成衣、瓷器等等,伊东守看着样品,一个个都爱不释手,是哪个都想要,就算自己用不完,拿去转手卖掉也有不错的利润。不过可惜滨田是个穷地方,拿的出手的只有一些海产品和少量的香菇、皮毛等山珍,数量也不多,实在是换不了多少。

  伊东守咬咬牙,出门拿了两个盒子回来,打开给狄柳荫看,说:“狄君,你看这些如何?”

  狄柳荫眼前一亮,盒子里分别是几根铜锭和银条,不过很粗糙的样子,一看就是冶炼技术不过关。

  这时候他突然想起这个石见国是什么地方了,不就是石见银山的所在地吗?

  石见银山,日本最大的白银产地,最盛时年产量曾经超过百万两,为16-17世纪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这里不但产银,也盛产铜、铁、铅等金属,甚至还有一些有色金属出产。当然,这是后来的事,现在的日本没有引入提炼白银的“灰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