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章 对日贸易 一 贸易逆差(第六更)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裕的代名词。后来日本的丰臣秀吉,就曾经计划先征服朝鲜,再征服中国,然后定都宁波,以宁波为基地征服全世界。当然,这个日本梦连第一个小目标“征服朝鲜”都没完成,就被明朝推下海了。

  早年的北宋时期,日本处于闭关锁国的平安时代,和中国几乎不交流,只有极少量的走私贸易。到了12世纪,差不多与南宋的建立处于同一时期,权臣平清盛开始开埠贸易,由此获取了大量的财政收入,从而在日本建立起军事独裁,开启了日本的武家时代。此后,日本的贸易开放政策也一直保持,就连平家政权被镰仓幕府取代后,也没有改变。

  更妙的是,现在的日本和宋朝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这意味着完全没有官方的管制,所有的宋日贸易都是自由的走私贸易!日本实际上对宋人是完全开放的,宋人可以到日本任意一处海岸停泊进行贸易,没有讨厌的关税和进出口限制,日本人也相当欢迎他们。

  这样的条件,要是让后世的欧洲殖民者知道了,肯定得羡慕得要死。然而宋人完全没有殖民的想法(要是他们有这本事,也不会偏安江南了),日本漫长的海岸线对他们也没多大的吸引力,反而嫌弃处处有不同的领主,政令不通、风俗各异,贸易起来太麻烦,宁愿集中到少数几个港口进行贸易。

  不过,与明朝时期日本大量输出白银换取中国商品的贸易模式不同,这个时代日本才是贸易顺差国,出口大量初级产品,换取中国的少量奢侈品和大量铜钱。

  这个时代的日本,是教科书般的庄园农奴制经济。各地领主划出一片片庄园,自行组织领民生产粮食和手工制品,由领主进行分配,如果有剩余,就拿到市场上出售。对于领主来说,如果剩余产品卖不出去,就只能分配给领民,和烧掉也差不了多少,因此商品的会计成本相当于0,只要一个很低的价格就愿意出售。

  同样的,既然日本的经济基础是一个个自给自足的庄园,那庄园自己也不会需求多少其他庄园的产品,这些剩余产品很难在日本国内消化,只能向外出口,也就是卖给宋国商人。

  这些廉价的商品对于宋人来说简直像白捡的一样,只要运回一海之隔的明州,立马就能翻几番卖出去。于是,他们运来瓷器、成衣、书籍等等中国的奢侈品,换取日本人的廉价商品。但是日本人对奢侈品的需求也有限,他们最喜欢的,还是宋朝的铜钱。

  日本也曾经学着唐朝铸造铜钱,但随着天皇和朝廷的衰落,这项活动也就停止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都依赖外来输入的铜钱,后世甚至还有大名把永乐通宝用作家纹的。

  对货币的喜爱就像刻在人类基因里一样,即使是习惯以物易物的日本庄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