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章 李璮(第三更)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使这样,李璮的部队中也只有一小部分能着铁甲,大部分都凑合用皮甲乃至纸甲,还有不少没甲的,李平安一次提供了三百件优质的钢甲,就立刻引起了李璮的重视。

  去年(1256年),李璮配合蒙古人南下骚扰,结果被南宋军击败,一路败逃,甚至连海州都丢了,只能退到沂州与宋军对峙。其实当初李璮本来就没指望能有什么战果,只是配合蒙古人装装样子罢了,但大意战败,后来连海州都丢了,这就很丢面子了。要知道,海州作为蒙宋边界的重镇,自1252年被李璮攻占后,就一直作为一个重要据点在经营,现在丢了,可真是大亏一场。

  所以李璮率军退到沂州后,就一直在厉兵秣马,准备夺回海州。得到这三百件钢甲后,他挑选军中猛士,组建了一支“选锋队”,准备用在关键地方,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别以为三百人不算什么。古代军队虽然动辄号称数万数十万,但多半是虚张声势,真实人数至少得砍一半。剩下的一半里,至少又有一多半的运输兵、炊事兵、工匠、征发的民夫等等。再剩下的少数战兵里面,又分了好几个层次,大部分是拿着每月几贯的微薄兵饷、用着劣质盔甲和武器的炮灰兵,只有少数精锐才能有丰厚的报酬、充足的营养和严格的训练。这样的精锐作为战斗力的核心,是真正的百里挑一,像李璮这样占据大半个山东的大军阀,也只不过掌握了两千多而已。现在这三百选锋,已经是相当重要的一支力量了。

  李璮他们看完操演,就回到了临沂城中益都军的府衙,议论了几件杂事之后就各自散去了。李璮把李平安单独留下,带到旁边的书房,问询起胶州最近的情况来。

  “远夫,你坐,不用拘谨。”李璮屏退下人,大喇喇往书桌后面的椅子一坐,亲切地招呼李平安坐下。

  李平安自然不敢真的坐下,见书桌上有套茶具,就伺候起李璮用茶来。

  李璮微笑了一下,问道:“姜家现在在胶州是谁在主事?”

  “回相公,是姜万户的五弟,军事和商事都由他一人决断。”

  李璮思索了一会儿,说:“是姜思敬啊。哼,此子当初在东平求学,不少同门都入了幕,看来是真把自己当蒙古人的人了。前几天胶州有个腐儒上了道疏,要汗廷在胶州设立市舶司,被我给压下来了。如此看来,多半便是这个姜五在背后谋划了。”

  李平安闻言一惊,胶州税关由他家和姜家分管,虽说只能分一半,但也是一大财源,要是被上面收了去,那还了得?

  姜家这计甚毒,虽说他家的税关也会被收回,但蒙古人多半会把新设的市舶司委托给他们管理。这么一来,就相当于借助汗廷的权威把整个胶州税关都夺了去。还好被李璮压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