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章 产学研一体化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虽然思路上领先数百年,但具体的实现手段是很简单明了的,所以实际上想藏私也没什么可藏的。

  因此,东海商社在教授学徒的同时,也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他们虽然有着领先数百年的知识,但真实的技术道路上是有很多坎绕不过去的。

  就拿这坩埚钢来说,虽然武备组用这个方法成功实现了“批量”炼钢,但是质量控制做得一塌糊涂,每一锅能出什么样子的钢全看运气,碳含量、杂质含量还有另外的一堆复杂要素都无法控制,偶尔能出一锅很好的钢,但也有很多时候比熟铁强不了多少。

  解决这些问题,没有取巧的道路可走,只能小心地控制好生产流程的各项参数,做好原材料的检验,控制好温度和时间,控制好旋转速度和通风速度……这些“控制好”不是口头说说就能做到的,首先你得有手段测量出这生铁含碳量是多少,这炉温达到了多少,然后才能知道该如何进行调整。更何况,还有不同条件下的配合,非常复杂。

  东海人现在还谈不上控制,只能从第一步“检测”做起。他们没有先进的仪器可以测量,只能用土办法一点点接近真相。

  万浩然现在带着学徒们做的,就是通过观察钢水的颜色来估算它的温度。“观色”是传统铁匠的必备技能,很多资深大匠虽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一看铁水颜色就能判断出成色好坏和铸造的成功率来。东海商社当然也想获得这样的大匠,但却是不好找的,只能自己培养了。相比传统只能靠“悟”的师徒培养,他们至少有一点长处,那就是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比如说这个色温的概念就是了。

  对比颜色用的色温表是工业部的人请赵阿洛用珍贵的颜料画出来的,很不准确,不敢说就与真实色温一一对应了,但至少提供了一个可对比的标准。

  通过估算色温,虽然他们暂时无法做出太多的调整,但至少当做出一锅废品的时候,他们查看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或许能指着色温一栏恍然大悟地说:“这温度不对啊!”

  而且,学徒培养多了,说不定就能练出一个火眼金睛的,那可就赚大了。

  ……

  “师兄,测好了,这批铁锭,平均压痕直径毫米。”一个穿着道装,不过撸起了袖子的年轻道士站起来,把一张表格递给旁边的一个穿长衫的书生。

  “好的,辛苦你了。”书生接过表格,又问了一句。“这是十四日即墨来的那批吧?昨天到的那批铸成标准块了吗?”

  道士指指旁边架子上摆着的一排小号铁锭,说:“好了,那些就是,昨天一到就铸好了,后天就能测试了。”

  书生点点头,说:“行,季公今天出去了,我带你做一下冲击测试。呃,这个测试有些危险,你把胸甲和头盔穿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