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章 透视画法与糖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时代数百年的透视画法的技巧,远小近大,逐渐过渡,符合光学原理。如果给她足够的颜料,甚至能画成照片一样的油画。但是现在并没有足够的颜料,她觉得水墨风格就足以镇住一般人了,于是先用铅笔画了个轮廓,又用毛笔沾墨画成了水墨画,之后就塞给魏万程带到南宋了。

  论艺术价值,这幅画自然是比不过历史上的名家名画的。但艺术价值是需要历史积淀的,现在两宋名家们死了还没多久,活着的名家也有一堆,所以古典水墨画的艺术价值并没有积累到足够程度。而论技术水平,这副画可要把90%的名家都踩在脚下了!

  逐渐的,周围的路人看到动静也围了过来,看到画之后纷纷惊呼起来。眼看围观群众越来越多,史掌柜赶紧把魏万程几人拉进店里,关上门不二话又点了五千贯会子给他们,魏万程嘿嘿一笑,双手把画奉上,然后告辞了。

  此时南宋士绅阶层积累了巨量财富,又有浓厚的文艺传统,名人字画经常能卖出数万贯会子的天价。当然东海人不指望能卖到那等高价,现在南宋大城市中经常有些不第士子卖画为生,一副新鲜做好的画也就几贯会子,这次能卖出五千贯算是大赚了,折合四百多贯铜钱呢,利润率比玻璃器都高了。嗯,下次是不是得把赵阿洛拉过来,包装成才女打出名气呢?

  ……

  把这些工艺品出手之后,剩下的都是交易量大的常见商品,不用急慢慢等个好价钱卖出去便可,魏万程等人又在望海镇的街上逛起来,考察一下该收购什么货物带回去。

  过了一会儿,他们看到一家“唐记饴糖”,走了进去。

  老板看到来了一帮奇装异服的,心道大客户来了,赶紧摆出笑脸迎了上去。

  魏万程看了一圈,见店内陈列的都是各种糖类,他也不懂行,就随便指着一小袋敞口的红糖问:“掌柜,这红糖怎么卖啊?”

  这种糖色泽深红,结成不规则的小块,看上去很便宜的样子。

  老板看了一眼,说:“客官识货,这是本地产的砂糖,二十文一斤。”

  “哦?庆元府也产蔗糖?还有其他地方的吗?”魏万程有些奇怪,他印象中甘蔗都是热带种植的。

  老板立刻回道:“客官您说笑了,若是庆元府都不产糖了,天下也无处觅糖了。若是您不喜当地糖,也可看看南来的。”

  这个时代气候要比后世热一些,明州一带也是宋朝著名的蔗糖产地,与四川、两广、福建并列。

  老板又搬了几袋红糖出来,是福建广南等地产的,看上去和本地红糖也没多大区别,价格在25-30文之间。

  魏万程左右看了一会儿,又发现一袋黄白色的糖,结成大大小小的晶体,半透明带着些黄色,就指着它问:“这是什么糖?要多少钱?”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