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4章 南下:贸易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招待客人们了。

  第二天,狄柳荫和韩松带着礼物,打起了济阳伯的仪仗,出门拜访泉州的诸多大员去了;朱龙草去了城里观光;李涛继续在船上留守。四个东家都有事情要做,具体的繁杂事物就要由手下们来处理了,什么检修船体、让水兵轮流放假、购买补给什么的,都有具体人来做,商务部的章恺来到了四海商会,与谢明辛讨论商贸的事宜。

  章恺是福建浦城人,祖上也曾是世家大族,不过到了他这儿已经是远支,家道也中落了。他也不好读诗书,反倒喜欢些机巧之物,曾与人合伙出海行商,去过高丽、日本。去年战时,他的合伙人畏惧风险,躲回了家乡,但他一向有些愤世嫉俗、家国情怀,反倒逆流而上,加入冒险者协会闯出了一点名堂,后来干脆被商务部吸收了进来。这次远洋舰队南下,途径的福建一带是重头戏,正好他就是当地人,于是就被狄柳荫叫来了。

  谢明辛见到章恺来访,不敢轻慢,寒暄了一会儿之后,便请他入了上等雅室,并命人取来最新的行情汇报,与他谈起了生意。

  两人的谈话方式相当有东海风格:一张大方桌,两人对坐,左手边各有一个算盘,还有一个大茶杯,右手边是东海式的墨水瓶和细毛笔;胸前摊着两本记事本,一本记正事,一本随意涂鸦;两人中间则摆放着各类数据文件,随时取阅。

  “丝价略高;瓷价相当;茶价相当,但品种不同……”

  章恺一边听着谢明辛的介绍,一边翻看着泉州的市场行情,一边在本子上记录着。

  总体来说,福建当地的商品出产量不大,主要是作为商品的中转港,来自于江南的华货与来自于异域的番货在此汇聚。舰队在江南采购的商品,在这里卖出的话也能收益一笔,但他们是要下西洋的,相对于远洋贸易的超额利润,并不值得现在就出手。倒是从本土带来的北货,可以出手一些。

  章恺又向他询问了一些商品在南洋地区的行情,与之前商务部收集的情报印证之后,做出了决定:“那么,皮毛之类的,再往南恐怕是不会有多少销路了,就在这里出清吧,只留几箱供南洋权贵猎奇即可;山珍的话,南洋番人未必识货,只需给广州那边留一些,剩下的也卖出吧;东海货也会在此售出一些,大概是这个数。总计起来,差不多是五六万的货值,那么,泉州这边有什么可买呢?”

  贸易贸易,买卖买卖,只卖不买怎么行?

  谢明辛脑子迅速转了起来,在平衡了几家利益之后,开始推销道:“你们是要往南边去,那么香料檀木之类的蕃货肯定是不行的。论利厚的小货,泉州其实颇有不少,但你们第一次下南洋,最好还是以易出手的丝、瓷为主。丝的话,市场上最多的还是新来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