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3章 南下:泉州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奠定了泉州贸易港的根基。

  如今是南下季,有不少早东海舰队一步出发的商船正在进入泉州湾,还有更多的商船出湾南下。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典型的福船,毕竟这里就是福船的发源地,但也有一些挂着大三角帆的阿拉伯式小型帆船,显而易见是远方来客的船只。这倒不意外,泉州本来就有大量外国人聚集,令人意外的是,往来的船只中竟有好几艘一看就是仿制星火级或顺风级造出来的船,海翼帆还仿得有模有样的,行动也比周遭的传统船只敏捷一些。看来东海人的影响毕竟还是扩散出去了啊。

  商船进进出出,秩序还算井然,不过这反倒让李涛有了些失望:“真没劲,我还以为会出现什么阿拉伯人悍然抢劫无辜商船的场面,我们好上去拔刀相助呢。这样下来,我的大炮都没有用武之地了。”

  这次出海,两艘烈焰级都配满了武装,其中露天甲板配备了倍径的鲨炮,而炮甲板更是装备了崭新的12倍径重达1265kg的“鲸”炮,近距离能发挥出惊人的效果,更能欺负以小船为主的假想敌。

  但这些炮一路过来也没发挥威力的机会,因为寻常海盗看到这么大的船团早吓跑了。泉州附近的海域也还算安全,虽说海上无法无天,但打劫的事总得到了别人看不见的外海才能做,现在的贸易季没什么恶劣天气,大部分商船都是沿岸航行,福建人口密集,岸上随时都有眼睛盯着呢,哪那么好作案?

  而且,泉州附近也没什么成气候的海盗,因为……成了气候的都住在城里呢!

  泉州天高皇帝远,海商要比江南的同行凶悍得多,入则为商出则为盗,有了钱自然就能招募更多的亡命徒、添置更好的器械,这样哪有小海盗的生存空间?真能拼杀出来,也就上岸成了大海商了。其中,最为著名的或者说臭名昭著的,就是蒲寿庚了。

  蒲寿庚先祖是阿拉伯海商,随着贸易线逐渐迁来中国定居,祖父时开始移居泉州。南宋朝廷对于能带来大量税赋的海贸持鼓励态度,蒲家由于贸易渠道广、组织力强,因而多次受到朝廷的表彰。蒲寿庚之父蒲开宗就曾因因一次贸易带来了大量货物而被授予了从九品的“承节郎”,蒲寿庚本人更是做过一届的泉州提举市舶司,借助这个优势成为了泉州海贸的最大玩家。

  朱龙草笑了一下,说道:“你小子,没仗打还不高兴了?嗯,也倒不是不行,你可以等出泉州的时候主动去做一票嘛,我看这阿拉伯人的船就不错。嘿,蒲寿庚,是该给他找点麻烦。”

  蒲寿庚虽然从南宋得了这么多恩惠,但是并未知恩图报,反而在后来南宋皇室南下避难的时候当了回中山狼,投降蒙元、屠戮宋军和皇室。后者倒没什么,关键是从两淮战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