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2章 西拓:连云郡 下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种上棉花,待秋收便可搭船运回东海郡了。如今功成,我便先回家里联系一下销路,再寻些商货带过来。说起来,”王姓商人适时朝东北方抱了一拳,“这还是托了东海朝廷的福,驱除鞑虏之后此地安靖,又有船运便捷,我等才可做这个生意。这也就像报纸上说的一样,乡人卖棉得钱,工厂收了棉可织布造衣发展产业,国人买了布衣可御寒,我等也有些许薄利可拿,实乃多方共赢、利国利民之盛举啊!”

  马原带领众人哈哈大笑起来,受了他这个马屁。

  此王姓商人名王中盛,确实有些眼光。沂沭二水作为莱芜铁出口的重要通道,由于铁制品重量高、体积小,特别占吨位,所以自西向东去的船上大都有大片的空舱位,对轻货收取的运费是很低的,正适合用来运输棉花这样的货物。而且郯城这边地广人稀,农产品价格低,也确实适合在此收购棉花。如此算来,他往郯城跑这么一趟,怕是只要轻松动动嘴,大笔利润就入手了。

  利润虽多,马原倒也不在意,有了利润,正好吸引人来开发连云郡嘛,回去说不定还得在报纸上鼓吹一下。只是,这个过程,若是偷税漏税,可就不好了,看来还是得尽快吧郯城纳入建制才行啊。

  如此这般,小船沿途又停靠了几次,马原一路看着,默默记在心里,又过了一夜之后,第二天便回到了连云。

  ……

  小暑13日,连云城。

  如今的连云城也渐渐有了些人气,城外蔷薇河码头上停着数十艘小船和五艘大海船,看上去很有繁华气象了。

  毕竟连云郡的前身海州声名远播,之前荒凉那是频繁战乱没办法,现在一安定下来,就有不少人嗅到了味道开始往这边聚集,虽然暂时没有什么产出,但能占个先机也是好的。

  暴雨过后,天气很快重新炎热了起来,所以分管会的孔嘉谊和等船等的百无聊赖的季国风就躲到了城南的朐山之上,选了一处绝佳的地方乘凉。此地既处于山阴处足够清凉,又视野够开阔可以远瞰东边的云台美景,更重要的是旁边有一处飞瀑提供了适当的背景噪音,可以掩盖住他们的谈话声,不被周边戒备着的近卫兵们听见。

  季国风出现在这里,是因为他要回本土参加一个军方的会议,就来了连云搭船。不过之前被暴雨耽搁了,干脆就等着马原一起乘下班船回去,最近没什么事可干,就在连云附近瞎转悠,结果又被孔嘉谊逮到,拉到了山上密会起来。

  “老孔,听说连云郡最近移民招募得还算顺利?”

  “还行吧,这个月五百户的配额一早就满了,又临时扩充了两百。毕竟不像某些破岛子,连云郡是谁都知道的好地方,就算一户只给一顷,非公民还要负担额外税赋,也有大把愿意过来的。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