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章 登州与旅顺(百票加更)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也积累不出足够的天文数据来。不过反过来说,有这份资料打底,相比这个时代的天文学成就,东海商社可以说一下子超越了几百年。

  韩松现在所在的是第一舰队在登州临时租的一处小院。登州来往客商众多,头脑灵活的本地人就专门在港口附近建了院落,供来往客商居住和存放货物。第一舰队需要在登州休整和收集情报,要呆一段时间,所以就租了一个。现在其他人有的出去玩了,有的去做生意,有的去收集情报,而韩松不喜欢热闹,就宅在屋子里整理资料。现在他收拾完东西回到屋里,继续开始写报告。

  “除了济南大沙船,旁边还有几十艘各类小一点的商船,大部分和起点号大小相仿,不过多是平底船。

  其中甚至还有一些高丽商船。两国正在交战,商船却来往不误,真是没谁了。

  虽说现在登州有所衰落,但今天看来仍然是一个繁盛的商港,难以想象全盛之时会是怎样一幅景象。

  登州现在主要起到一个转口贸易港的作用,来往的商人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小商户,他们驾着小船,从济南、益都、胶州等地运来丝绸、香料、茶叶、瓷器等商品,然后从登州出发,沿着庙岛群岛前往辽东和高丽,换回那里的人参、鹿茸、毛皮等特产。这其中有些小商人干脆就直接在登州就地卖出买入,只做半程生意,虽然赚得少了些,但频率高又安全,也是门不错的生意。

  另一类就是大沙船那样的豪商,在登州附近装满北地特产,然后直接绕过山东半岛前往南方贩卖。此举需要经过风高浪急又多暗礁的东山头,普通商人视之为畏途,只有这些技艺高超的大海商才敢走这条航线,当然,利润也是极为丰厚的。

  不过算下来,从登州采购毛皮也未必就比在胶州采购多赚多少,还要多担风险,难怪近几十年北方的大海商都逐渐转移到胶州了。这些沙船坚持走这条航路,听说是根基在济南府,不愿意轻易跑到胶州去。”

  写到这里,韩松停下笔,摊开地图,比划着什么。

  正巧这时候王广金他们回来了,韩松打了个招呼,突然说:“我们去金州看看吧。”

  韩松当初就是在大连海事大学读的书,对这里很有感情,现在正好去看看,顺便侦察一下情报。

  ……

  第三天,起点号和试一号天刚亮就出发,沿庙岛群岛北上,在秋季多变的风向中反复腾挪,终于下午五点左右时抵达了辽东半岛最南端。

  韩松在起点号的桅杆上,举着望远镜四处望,果然发现了一道海湾,赶紧招呼试一号跟上。

  “啧啧,发现旅顺了,和后世差距不大嘛。”韩松一边对比着地图一边看着前方,心情激动起来。

  此时的旅顺和后世的地形差不多,一道山脉深入海中,围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