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5章 千里路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营房,最多可以驻扎两个营的兵力,不过随着战略重心的西移,此地常驻的兵力并不多,现在也就是一个通信班和一批铁道队在这里。

  目前,马鞍山更大的战略意义,在于它盛产优质石材,是中央市周边的重要石料供给基地。严格来说,东海商社并不缺乏石料,境内到处都是山,随随便便就能找到产好石材的地方。但是石料好找,运输却不容易,甚至可以说运输成本才是石材成本的大头,所以马鞍山这样靠近城市的来源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喏,这就是马山石,质量在石材里可算上品了。”在马鞍山主持工作的陆平拿着一块石头,对来视察的史若云介绍道。“放在后世,这里为了保护景观,都是禁采的,市价可不便宜,不过现在我们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史若云拿着看了一下,并没发现什么特别的,于是转而问道:“就是拿这个铺路?”

  陆平点点头:“为了使用寿命考虑,还是尽快给三合土路覆盖上石板为好。路的使用寿命,一看材质强度,二看排水。再好的路,路基被雨水浸烂了,路面也撑不了多久。我们发明了一种办法,就是让石块相互堆叠,再用少量水泥黏合,从而形成密封的隔水路面,能够保证雨水不浸入路基之中,修一次,保用十年没问题。”

  史若云一皱眉:“才十年?太短了吧?”

  陆平一挠头:“嗯,这是以我们的标准,若是以古代标准,就算过了十年,剩下的仍然要比现在的官道强多了。”

  “但是得花不少钱吧?而且你这还要修铁路,也太……”

  陆平连忙正色道:“铁路不是花钱,是省钱!首席,你得知道,这石板路的最大成本不是石头,而是石头的运费,近距离修修还行,远了成本就上天了。但是,按我的方案,铁路公路一起修,先用水路把钢轨运去中央市,然后一路铺铁路到马山这里来,之后就可以用铁路廉价地把石材运出去,一路再铺到中央市,这成本不就低了?用不了几个钱!这条路打通之后,之后不管是往北延伸还是往南延伸,都就简单多了。等等,你不用问,我直接回答吧,这两个不冲突!铁路运力大但是不方便,公路要更灵活而且可以修支路出去,两个是互补的!”

  史若云被他一阵抢白,哑口无言,只得叹了口气,说道:“好吧,好吧,我今天不是来跟你挑刺的,是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们部的那个‘千里路’计划,有戏了!”

  ……

  昨天会议后,史若云亲领、周弘文主导的“经济危机对策小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立了起来。与之前常见的数人规模各搞各的小组不同,这个小组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广泛地向股东们宣传了自己的主旨,并邀请他们积极地提供意见和建议。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