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8章 济南之围(2/4)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反之,只要我们夺回济南,携威南下,收复淮北胶东诸地,那么这些‘谣言’自然不攻自破。总之,值此之时,济南战事才是重中之重,切不可因小失大啊!”

  他这么一说,史天泽也反应了过来,是啊,蒙古人的天下这么大地盘不都是一点点打出来的?之前说屠城就屠城也没什么人不服啊,反而因屠城的威胁而臣服的城池可不少,倒是从没听说过有“慕王化”来投的。

  史天泽想了想,说道:“文卿所言有理,确实军事才是正事……如今李逆困守城中,我军即将合围,不过东西两边各有主帅,调度不便,文卿去那边做个信使如何?”

  益都军水师生变之后,蒙军控制了清河航段,开始大举渡河,很快就逼到了济南城附近,不过这时候,蒙军出现了一小点指挥上的问题。

  一开始,忽必烈指派的讨逆军主帅是亲王合必赤,他带领了大量河北、蒙古和中央武卫军的兵力南下。但是后来这支部队攻势受阻,忽必烈又派了史天泽过来救火,统领已经到达战场上的各支军队,自然也包括合必赤在内。但这就有问题了,虽然理论上史天泽的指挥级别比合必赤高,但他真敢去指挥这个真蒙古大王吗?

  史天泽毕竟是识时务重大局的能臣,没去搞什么争权夺利的幺蛾子,而是与合必赤简单交流之后,将主力分为了东西两军。东军包括合必赤带来的河北诸军,还有滨棣的韩世安、张宏等部,由合必赤统制;西军包括了从河南来的史枢等部和各支水军,还有东平的地头蛇严忠范部,由史天泽统制。看起来相当平衡。

  此外,军政事务也做了分配。军事上的大事,主要听合必赤的意见,而转运粮草、招抚官吏民兵等琐碎的政事则由史天泽负责。嗯,还好,现在济南战场上蒙军的兵力占了绝对优势,各部一齐往前推过去就行了,所以没什么军务大事,绝大部分事务都体现在后勤方面的细节上了。

  蒙军现在的军制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不管是蒙古本部还是汉地,大部分兵力都是由部族酋长或者世侯自募自练自养的,只是要尽军事义务服从中央调动罢了。现在挤在济南府的十多万大军,就是若干部不同世侯带领的私兵拼凑而成的。

  这样的兵制,能够最大程度地压榨出控制区的潜力,自然也会有指挥不畅甚至分裂的风险。不过忽必烈政权仍然处于上升期,这个问题并不严重,到现在也就出了一个李璮罢了。说起来,宋朝理论上都是朝廷军队,但实际上面临的军阀化问题也未必不比他更严峻。

  这样一支来源复杂的大军,是几乎不可能做出什么精妙的战略操作的,只能大致把目标发下去,让各将领自行发挥去吧。这倒不一定算缺点,让将领自我发挥总比上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