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1章 海州湾海战 中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共十四个炮位,大部分是狮吼炮,也有龙吟炮,各处角落填补十门幼狮炮,比起大寒号也就只少了两门炮而已。

  倒是新式的双桅立春号表现亮眼,因为艉楼后移了一段,所以甲板上多了一对炮位的空间,艉楼也加装了四个炮位,总体炮位数量和大寒号是一样的。而且立春运动更灵活,现在又是第二舰队的旗舰,所以武装比较特殊,主要装备了一种试作的“幼龙炮”。这种炮使用与龙吟炮相同的100mm口径,身管却比较短只有10倍径,铸铁制造,全重300kg。幼龙炮和狮吼炮重量差不多,动能也没高多少,远距离不容易打准,但近距离对薄船板的毁伤效果更强,打霰弹也更威猛,所以先装在船上试用一下。这种炮体量小,生产简单,可以用旧设备铸造,很快就铸了一批,但由于是第一次实战,海军怕出什么状况,所以只有立春号装备了,排在战列线末位,准备看情况补刀。

  当然,这么多火炮,需要的炮手数量也是惊人的。海军不可能挤出这么多人来,虽然跟陆军炮兵有了合作协议,但现在还没训练出来呢,只是挑了少量本来就会水的炮兵上来帮忙。这样一来炮组就只能减配了,一般是两三门炮配一个装填组,一艘船再配若干个射手,射手在甲板上走来走去,选择合适的火炮操炮瞄准射击,装填组看到哪门炮发射了,就跑过去装填。

  这样的配置虽然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尽可能将火炮利用了起来,但也必然会产生混乱,为此炮手们少不了训练和背条例。不过之前训练的时候,有个炮手发明了一种标识方法,在装填好的炮车上插一个小旗子,开火之后,炮车震动,旗子自然就落下去了,装填手只要看到哪门炮没插旗,就知道该去装填了,流程清晰了很多。

  海洋部为此对他进行了特别表彰,军衔还晋升了一级,这套方法也稍稍改进了一下,把小旗子固定在了炮车上,设置了一个旋转机构,拉起来之后旗子被一个小卡榫固定住,开火之后受后坐力影响自然向前滑倒,方便了不少,连安全部参观之后也觉得不错,学了过去。

  这样一来,最紧迫的情况下,船上有十个水手和三十个炮手就能勉强运转起来了。不过海军也没缺人到这种程度,平均每艘船配备了六十多名海兵,又放了十名海军陆战队助战。船舱里还储备了两个排的陆军,是近期经过了紧急海上训练的,水平不高,也就是能在船上走动不会吐的程度,接舷战是不指望他们能打了,但平时可以帮忙搬运些物资,有需要的时候还能上甲板装填火炮或者开开枪,总比没有强。如果陆战队占领了敌船的甲板,还可以派他们下去清理船舱。

  这样一来,平均每艘船就有了上百的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