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一十九章 为高丽做出一些牺牲(求订阅!)_大宋枭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龙孙十二(王)尽,更有十八子(李)。

  这是高丽西京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一句谶语。

  高丽西京,历史悠久,是高丽人的发祥地,在半岛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传公元前两千多年前,天帝庶子桓雄与熊女所生的檀君(又称王俭)建立朝鲜国,其都城阿斯达就位于此,因此此城又有“王俭城”之称。

  中国商朝灭亡后,殷商贵族箕子来到朝鲜,以此城为都城,是为“箕子朝鲜”。

  当地民众十分崇敬箕子,把他作为朝鲜民族的始祖,因此此城的地位也显得神圣起来,被称为“箕城”。

  随着历史发展和历史变迁,此城已有数千年历史(中间也多次推倒重建),早已被建成了一座防御设施极其完善的都城。

  加之,城中有十万大军和五十几万民众以及充足的粮草,还有拓俊京这样经验丰富的名将统治。

  以至于,辽东要想将这里打下,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好在——

  高丽西京中的人也不是铁板一块。

  这些人中:

  有人主张,想办法让王楷复辟。

  有人主张,王楷无能致使高丽遭此浩劫,又年幼无法服众,该拥护一个老成持重素有威望的人为高丽王带领高丽人渡过这个难关。

  有人主张,靠金人打败辽东强盗,还高丽一个太平。

  还有人坚决反对金人进入高丽——他们认为,辽东人是虎,金人是狼,别因为拒虎,而引狼入高丽,那样,前有狼后有虎,一定会加速高丽的灭亡。

  这些人争吵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

  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威望不足以称王的拓俊京,也只能勉强维持这个局面,不能带领高丽人走出这个困局。

  拓俊京觉得,现在能带领高丽人走出眼前困局的,只有李资谦——王楷实在是太年轻了,势力也实在是太小了,不足以带领高丽人走出眼前这个艰难的局面,只有从政经验丰富威望又够高的李资谦才有可能带领高丽人走出眼前这个艰难的局面。

  也正是因为如此,拓俊京一直在帮李资谦造势,那句谶语也是拓俊京派人放出去的。

  不过——

  拓俊京能做的,也就这些了,剩下的,还得靠李资谦自己——如果李资谦不能从开京逃到高丽西京,那不论拓俊京做什么,都是没用的。如果被王楷先从开京逃到高丽西京,那不论拓俊京有多看好李资谦,拓俊京都得因形势而选择王楷。而如果李资谦和王楷都不能从开京逃到高丽西京,那拓俊京恐怕也维持不了现在的局面了,到那时,拓俊京要么选择一个宗室立之,要么就只能等着高丽灭亡了。

  李资谦和王楷也知道,现在正是高丽的关键时刻,也是他们彼此之间对决的关键时刻,甚至就连他们的支持者也知道,胜负就在这段时间了。

  因此,李资谦和王楷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