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9章 专业的作者_电影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VIY写短篇小说了!

  写短篇小说的明星名人有不少,像詹姆斯-弗兰科、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等都有写,但像叶惟以18岁之龄写出此等质量的文章,真是独一个,拿去和弗兰科等人比较是对他们的不公,他在专业Writer的范围。

  因为叶惟注明“喜欢就转载分享吧”,高水平加明星效应,等于短时间内疯狂地传播。

  人们普遍赞赏《收集眼球的人》,越有恐怖题材阅读力越觉得惊艳,倒是很多的青少年粉丝表示许多单词看不懂,读起来有点困难。但媒体们、书评人们纷纷加以赞慨:

  著名书评杂志Kirkus的官网评说“极致的末日气氛,丰满自然的细节,叶惟把读者带到了一个残酷世界。”《纽约时报》书评网说“恐怖和黑色幽默的冷酷结合,绝望感存在每个段落之中”,洛杉矶书评网更说“创造丧尸新风气的动人开端”……

  丧尸迷们确实大都被惊艳到了,Zombiefans网第一时间转载了文章,读者们的评分高达9。5分,评论板里充斥着“天啊!还有吗?”、“这种丧尸故事的感觉太棒了!”、“VIY,请写下去!”……

  从现代丧尸类型(Zombie)诞生之初的1929年的第一本小说《魔幻岛》,到1932年的第一部电影《白魔鬼》,再到现在2006年5月,丧尸早已是一种流行于全球的大众文化,遍及小说、影视、游戏、动漫等等,没几个人没有接触过丧尸故事。

  在如今可以说什么丧尸都被写过拍过了,没有智力、有智力,不能繁殖、能繁殖,病毒的、外星来的、能说话的……

  《收集眼球的人》的丧尸属于最老套的那种,有什么惊艳?

  因为丧尸题材还从来没有往它的方向去发掘到这种深度。

  它不像《蛇与彩虹》(1985)以巫毒、邪教去写;不像《来自天王星的流浪丧尸》(2003)写得像《安德的游戏》一般;不像《一天天地世界末日》(2004)的军人、高科技、世界大战。

  不像理查德-麦瑟森的《我是传奇》(1954),不像斯蒂芬-金的《宠物坟场》(1983),也不像乔治-A-罗梅罗的《活死人》系列电影(1968、1978、1985、2005)。

  《我是传奇》开创丧尸食人,《活死人之夜》发扬光大……

  这三位大师互相影响,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丧尸文化、流派和类型。

  全世界完蛋/主角的活动地全完蛋,主角一个人对抗所有敌人,那是《我是传奇》;丧尸发展出新文明,主角成了唯一异类,新文明的传说里的杀人恶魔,那也是《我是传奇》。

  一个城市/小镇/屋子爆发丧尸危机,人物们落入危险,困死在场景中,要么对付怪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