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4章 王夫之_明末妖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的大儒啊,自己受他一拜会不会折寿?

  但王夫之才不管那些呢,对刘慧明拜了一拜又一拜,最后又对后面几个同行的举子招呼道,“兄长,这就是兵部侍郎刘德公,刘大人救了湖广百姓……”

  几个举子早就听到了他们刚才的对话,见状便一起上前对刘慧明鞠了一躬,齐声道,“学生代表湖广百姓谢大人救命之恩!”

  刘慧明连忙扶起几人,谦虚地道,“不必如此,不惜如此!拯救黎民百姓乃是我等为官一方的职责所在,何来功劳可言?”

  王夫之连忙介绍同行众人,“这是家兄王介之,之石崖,也是学生的启蒙先生。”

  王介之年近四旬,比王夫之稳重多了,他也是这一行人的领队,见到刘慧明忙郑重地对刘慧明一拱手,道,“学生王介之见过刘公。”

  刘慧明恭恭敬敬地还了一礼。

  王夫之又一一介绍同行之人,分别是夏汝弼、郭凤跹、管嗣裘、李国相、包世美等人,都是衡阳的同科举子。这些人里面有大有小,年龄大的四五十岁,年龄小的就是王夫之了,今年才二十五。

  几位举子也纷纷上前见礼,刘慧明也一一回礼,并让何欢详细记下他们的姓名字号,方便以后称呼。

  众人见刘慧明对他们如此看重,不仅心中暗暗欢喜,要知道这时候的湖南还不像后世的湖南那样人才辈出,此时的湖南还属于蛮荒地区,是文化的洼地。特别是嘉靖以后,湖南人才凋零,好不容易出了个杨嗣昌,湖南士林还没来得及像湖北人巴结张居正那样巴结他,他就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因此,刘慧明在此时对他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让他们欣喜不已。

  其实刘慧明真没想这么多,他之所以亲近他们,无非就是想赌一把,赌这些举子能中一两个,到时候他们自会成为自己的门生。这一手也是后世常用的手法,他只不过提前两百年用出来了而已。

  刘慧明指着何欢介绍道,“这是何欢何仙甫,乃是夷陵的才子,于我乃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何欢连忙抱拳行礼,道,“小生何欢,字仙甫,见过众位同乡。”

  王介之忙拱手还礼,口里道,“原来是何仙甫,想必去年秋闱咱们也是见过的。”

  何欢一阵尴尬,汗颜道,“说来惭愧,弟去年也参加了,只是未能中榜。”

  王介之是个耿直boy,见状忙宽慰了道,“科考一途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弟也不必灰心,愚兄考了四次才中秀才,考了六次才得中举人,仙甫弟还年轻,未来有的是机会。”

  何欢忙拱手道谢,“王世兄说得极是。”

  刘慧明听着几人谈论科考的事,感觉这帮人个个都是范进,本着科考虐我千百遍,我待科考如初恋的精神,把毕生的精力都消耗在了这一件事上面。

  两人正说着话,王夫之又瞪大了眼睛,指着何欢道,“先生就是何仙甫,在《夷陵日报》刊文论女权的何仙甫吗?在下仔细地研读过仙甫的每一篇文章,仙甫之文发人深省,‘女权’一说脉络清晰,而且有凭有据,实乃当世之雄文也。”

  何欢谦虚地说道,“愚兄也是得了大人的指点,以何某之才如何能作出此等文章?”

  王夫之立马对刘慧明刮目相看,喃喃道,“难怪,难怪!大人不仅能带兵杀敌,著书立作也鞭辟入里,真乃济世之才也。”

  何欢忙送上一个马屁,“大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而农以后就明白了。”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