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价值_妄想序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就……展开成我想要的样子吧!”洛晨曦说道,“展开成一个标准宇宙模型,非标准宇宙模型操作起来太麻烦了,虽然听起来可以让该宇宙的总质能大于该宇宙模型本该有的总质能,不过实则锁死了强度,比如说一个超越了大基数的世界观,如果还用大基数去作为该宇宙的总质能,那么相对于该世界观的标准模型来说,这个非标准模型太弱了、太脆了,而不用大基数又需要自己去创造代表更大数的名词,与其创造名词来代表非标准宇宙模型的总质量,还不如直接把名词拿来嵌套标准宇宙模型,提升这个模型“应该有的总质能”。”

  这一点很好理解,非标准宇宙模型给人的直观感觉就是“恐怖如斯”,毕竟可以让有限大宇宙拥有无穷大、大基数的质能,相比较于原本的有限大质能,简直强的不止一星半点。

  可这样也锁死了“成长性”,一个标准宇宙模型,把它从有限大宇宙扩展到无限大、大基数、超越大基数,它的总质能也会跟着扩展到无限大、大基数、超越大基数。

  而非标准宇宙模型则不行!你把一个有限大宇宙扩展到无限大、大基数、超越大基数,除了让它变得越来越脆弱之外再无其他用处,因为非标准宇宙模型的总质能是不变的,你有限大它的总质能是无限大,你无限大它的总质能是无限大,你大基数它的总质能还是无限大,你超越大基数它的总质能还是无限大,越来越大的世界观瓜分恒定不变的总质能,除了越来越脆弱还能怎样?除非在扩大宇宙模型的时候同时扩大总质能,但这太麻烦了,还不如一开始就设计为标准宇宙模型,让质能跟着宇宙模型变动而变动,虽然不会“越来越坚固”,却也不会“一不留神就变脆”。

  所以妄想序列除非刻意说明是非标准宇宙模型,否则全都是标准宇宙模型。

  洛晨曦想了想,很快就构建完了该宇宙模型的基本结构,说道:“仿照‘总质能学说’,搭建一个‘价值学说’,以价值学说为底层逻辑和理论模型,将该量子展开为一个世界观体系,命名为‘价值体系’!”

  在驱动力的驱使下形而上的触手从超验的层次满溢开来,轻轻勾动了冥冥之中的一粒量子,量子刹那间绽放了无比璀璨的光芒,光芒中是无尽的智慧、真理、知识,这光芒只存在了0个时间单位,量子也只绽放了0个时间单位,可以说是瞬间,亦可以看成另一种形式的永恒——二元对立的永恒,一套名曰“价值体系”的世界观体系搭建完成。

  价值体系:

  价值是决定一个世界观强度的划分单位。

  一个世界观格局越大,其内部结构的平均价值越小。

  价值每相差1,便是两倍的强度差距。

  假设世界观a的总价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