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三章 年后查案无的矢_推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论是李秘还是叶向高,都没有放松吏部的掌控。

  另外一个就是礼部,不少人认为礼部并没甚么卵用,户部管钱,兵部管兵,工部制造,各司都有看头,唯独礼部是个清水衙门,根本没人在意。

  起初李秘也是这般想法,可真正接触了官场,才知道礼部其实才是最要紧的一个部司衙门。

  凡事都将名正言顺,这个名到底是谁来定,才能叫做正?

  没错,制定这些的,正是礼部!

  甚至于朱常洛能够当上东宫太子,也都是因为礼部一直在支持,沈鲤叶向高等人,只要登上高位,入阁为辅臣的,还没有哪个能绕过礼部!

  因为礼部一直支持朱常洛,朱常洵也无法安插人手进来,他在户部倒是有不少亲信,眼下却是将手伸到了兵部!

  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问题可就麻烦多了。

  虽说兵部并不直接统兵,明朝军事很多时候都是五军都督府在掌控,所谓兵部,很多时候都是在制定大战略和提供后勤,管理军务等等,实际的调兵打仗都需要经过五军都督府。

  可但凡涉及到兵部,那就极能说明问题了,更何况朱常洵一直在亲近禁卫军的人物,这可是玩火的危险信号!

  当然了,朱常洵也不可能自己出面,这些都是李秘通过内厂和东厂番子了解到的秘密情报,只是先留个心眼,以免出现无法控制的状况罢了。

  朝局安稳下来,按说人人都应该感到高兴,若说有人不高兴,那只能是朱常洵。

  因为只有朝堂出现突发状况,才能借机废掉太子,他才有出头之日,若朝局稳定,国势上扬,人人安乐,他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李秘起初也有点不太理解,按说郑贵妃受尽宠爱,朱常洵也同样如此,朱翊钧在洛阳为他建造王府,花费的银子如山似海,他不乐意去洛阳过日子,便留在北京,并未让他之藩。

  即便不当太子,往后不当皇帝,当个逍遥王爷,也未尝不可,为何就一定要争这个太子?

  不过如今李秘算是有些理解了。

  朱常洛的特殊出身,确实有些不太好看,而且多年来一直受到冷落,若不是李秘的介入,王恭妃和朱常洛只怕还畏畏缩缩躲在冷宫之中,整日提心吊胆过日子。

  既然皇帝全心全意地宠爱郑贵妃和他朱常洵,为何偌大的家业一定要传给朱常洛,就为了守着一个可笑的祖训?

  理解归理解,但如今的李秘已经看得很清楚,朱常洵与朱常洛的个人能力且先不说,若朱常洵当皇帝,对这个帝国更加有利,李秘也可以抛开个人恩怨,让朱常洵来当这个皇帝。

  可如今的形势之下,朱常洛入主东宫这些年来,没有大差小错,在王弘诲和吕坤等人的辅佐之下,反而做得有声有色,展现出了一代英主的气度来。

  郑贵妃这边固然势力庞大,国舅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