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二章 启祥宫中见万历_推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狠地递了个眼色,虽说初次面圣的菜鸟多半会出丑,皇上偶尔也会当成笑料来提起,一想到官员的丑态和洋相,皇上甚至会龙颜大悦,与太监们说些玩笑话,但毕竟是冒犯龙威之事,哪里能经常这样。

  李秘也醒悟过来,赶忙照着王安叮嘱的那般,给朱翊钧行礼。

  “臣南直隶理问所副理问,忠勇校尉李秘,叩见皇帝陛下,皇帝万安!”

  其实正统的汉人王朝,用皇上二字的并不是很多,有些文学作品动不动就皇上皇上的叫,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比如唐朝,尊称皇帝为圣人或者大家,到了宋朝就叫官家或者大官,内宫之中的叫法更是随意,绝不会动不动就叫皇上,皇后嫔妃之类的,宁可叫皇上一声爷,也极少文绉绉叫皇上甚么的。

  李秘轻易不下跪,便是接旨的时候也都慢吞吞地拖延了过去,对跪拜礼极其排斥的他,行李就显得更是生硬笨拙,在旁人看来仿佛他天生就是站着的,即便跪着,灵魂也是笔直,看着反而更难受。

  朱翊钧是何等目力,也莫觉着宫里的皇帝都是昏庸的,大明朝的皇帝确实有不少荒唐的,但一个两个都腹黑得很,嘉靖那种专门戏耍大臣,将满朝文武耍得团团转的,更是腹黑到极致。

  万历皇帝非但继承了前辈嘉靖几十年不上朝的优良传统,连对待文武大臣的态度,也都完美地继承了下来,看到李秘如此别扭的跪拜,反倒是笑了。

  他见过真跪的,恨不得上来*趾的,也表面跪着,心里不知把皇帝咒骂多少回的,可从未见过李秘这种,他并非不敬,而是真真不懂如何下跪。

  这种不懂下跪可不是不清楚礼仪,身为官员,又考上了武举人,李秘又不是目不识丁的大老粗,便是猴子,你教他三五日,也能给你跪着拱拱手,李秘身上这种不懂下跪,更像是一种气质,不是傲气,仿佛是一种天赋那般。

  其实也不难理解,李秘是后世的灵魂,从小到大连父母都没跪过,除了绑鞋带,甚至连半跪都少有。

  “起来吧,跪得也太难看了些。”朱翊钧也是摇头一笑,倒是把王安给吓出一身冷汗来。

  李秘也是汗颜,压力也不是没有,只是随着朱翊钧这话一开口,他倒觉着亲近了不少,因为朱翊钧说话带着轻微的淮西口音,想来该是继承了先祖的。

  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有些史料说他正式场合说的是官话,家里头才会说淮西土话,也无法还原当时的情况。

  只是大明朝的皇帝都有一个传统,但凡遇事,若是无律法可依,便要遵循祖制,这个祖制,早期狭义上,便专指照着朱元璋的教导来做事。

  大明朝的皇族虽然也发生过不少丑陋的事情,可在继承传统方面,却是做得非常好的,朱翊钧的口音只怕也是这样传下来的。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