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八章 楚宗迷云忆今昔_推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虽然年纪不大,但心计却是不小,而且还记仇,这就比较麻烦了。

  不过这朱蕴铎的出现,也让李秘产生了一个想法,自己进来可不就是为了调查楚定王朱华奎血脉真假的么,既然已经得到了楚王的认可,接下来也就该考虑调查的具体细节了。

  若是在后世,做个DNA亲子鉴定也就成了,楚恭王虽然已经死了,但却留下不少遗物,提取他的DNA也非常简单。

  可这是在大明朝,这种方法显然是天荒夜谈,除此之外,李秘能够想到的便是比对血型了。

  虽然能够提取楚定王和宣化王朱华壁等王族兄弟的血液,但楚恭王已经死了,无法取得血样,便无法得知老王爷的血型,这样的状况之下,想要做交叉比对,通过血型的规律来确定楚定王是否是亲生,机会也非常的渺茫。

  那么该如何才能鉴定楚定王血脉的真假?

  李秘难免要想到早先上过的一堂课,那堂课请来的不是刑侦技术专家,而是个法医学历史研究者。

  说的是古代亲子鉴定的发展历程,因为上课内容颇为有趣,李秘也记忆犹新,此时倒也想得起来。

  这古代最流行的一种方式就是滴血认亲,不过并不科学,只能部分生效,而且由于无法确定血型,所以并不可信,第二种与滴血认亲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那便是滴股认亲。

  如果有一方已经死去,那么将活人的血滴到白骨上,血液能够渗透进去,便是亲生的,这种法子甚至记载在了宋慈的洗冤集录上。

  除此两种之外,便只能靠主观判断了。

  主观判断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感情亲疏或者情绪反应来判断。

  最出名的故事也有,两个妇人争小孩,干脆就把小孩带到堂上来,让她们争抢,用力抢的那个就不是孩子的母亲,因为亲生母亲会担心伤到孩子而不敢用力抢。

  又或者两女夺子,判官便告诉双方,你们的儿子已经死了,请你们过来领回去安葬。

  亲生母亲会哭哭啼啼过来把死孩子领回去,而假的母亲会就此作罢,由此就可以主持公道。

  而另一种则是根据常理来判断,举个例子,一个孩子长大出息了,三家人都来争,都说是自家亲生的,各说各理,判官就要问了,这孩子何时换的牙?

  一家说九岁,一家说七岁,而一家则说八岁,那么孩子就判给了最后一家,因为孩子八岁换牙是常理。

  当然了,这也就是举个例子,想说的是李秘此时遇到的窘迫,楚恭王死了之后,在检验技术落后的古时,想要做亲子鉴定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唯一的法子也只能是从旁调查。

  然而楚王这一脉从大明开国几年后,就一直盘踞在武昌,经过了近乎二百年的发展,加上宗室子弟从不节制生育,开枝散叶子孙后代成千上万,大小王公也是遍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