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年变化_重生就得支棱起来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爸和老妈将小超市经营得这么红火,倒是在李丘泽意料之外,每次打电话问起这个,总说“还好还好”,却没想好到这种程度。

  毕竟是一辈子没做过生意的人呀。

  开这个小超市的初衷,也仅仅是给他们弄个事情干。

  一番了解,李丘泽倒明白了二人的生意经。

  老实讲,那一瞬间有些后悔给他们捯饬起这门营生。

  不过李振林和郑梅芳自己却没什么感觉,浑没觉得累,乐在其中,说这和以前在乡下种田、养鱼比起来,已经清闲得很。

  要是连这点事情都不干,人都得生锈。

  勤朴的人,若得方法,必创积富之家。

  “别看这个小店,去年赚了这个数呢。”

  月明星稀,门外的纸牌摊早已散掉,大家伙儿各自回家,热闹一天的梅芳超市终于安静下来,一家三口在店里搭起一张折叠小桌,吃晚饭。

  李振林心里高兴,儿子带回来的好酒没舍得喝,开了瓶店里卖的、还挺上档次的十二年白云边,自己倒上满满一杯,给儿子倒半杯,媳妇儿斟一两。

  对于他们家而言,今儿个才是过年,才是年夜饭。

  自家人没必要讲究太多,图的是个气氛,就着三五小菜,也便喝起来,喝到兴起,李振林有些小骄傲地与儿子谈起小超市的营收,抬起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收着,大拇指和小拇指翘起,做出一个手势。

  “有这么多呀。”李丘泽呦呵一笑,也替父母开心,这毫无疑问是他们这辈子最高的年收入。

  难怪越干越有劲。

  想想也便算了,千金难买心情好,真叫他们闲着也闲不住,一辈子务农的勤快人,突然让他们闲下来,还可能闲出毛病。

  这话不是随便说说,他们身边就有个例子,老家那边隔壁的张奶奶她丈夫,前几年快八十的人咧,双抢时百多斤的一担的草头挑在肩上健步如飞,吃饭得用大海碗,一碗咸菜便能就下,身体要多好有多好。

  这不现在孙子辈混出来了么,看他这么大年纪,说什么也不让他再干这么重的活儿,将老两口接到武汉住了半年,一下住坏了事。

  具体过程旁人不甚了解。

  反正那么健朗的男老人,说没就没了。

  这事之后,张奶奶便独自搬回老家住,也是快八十岁的人,种半亩水田,顺便拾掇一片菜园,儿孙们谁也不敢再说接去城里生活的话,隔三差五回来看看就是。

  身子骨依然健朗。

  “你爸他呀,都快掉钱眼里了,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晚上算账数钱。”郑梅芳打趣着说。

  李丘泽心想那不成了张杆。

  说到张杆,两口子满是赞誉,春节的时候没少往过跑,大年初一就过来拜年,年三十儿那天还非得邀请他们一起吃年夜饭,说在饭店整一桌。

  虽说小年轻做事有点没过脑子,但心确实是一片好心。

  “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