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4章 我有熟人_农门小药娘:将军,我当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哟,被大伯安抚一下,反倒不习惯了。

  陈老汉瞅着两家的壮劳力,起了心思:“大哥二哥要不也去买头牛?”

  李家大舅连连摇头:“今年是灾年,难着呢,钱都得攒手里,哪儿能买牛哟。”

  连肚子都塞不饱了,还置办什么家业呀。

  说到灾年,连混不吝的李家二舅也愁眉苦脸了,三弟就是上回大旱没的。

  哎!

  陈老汉摇头:“就因着是灾年才要买牛,有牛,就能去远点的地儿找水浇地,也能多种粮食。一亩地收成少了,咱就多种一亩,给补回来,来年总有点口粮。”

  每个男丁成年后都会分八十亩口分田和二十亩永业田。

  等人死了,口分田会被收走,可永业能传给子孙后代呀。

  只要不是太没用的人家,田地是很多的。

  像陈老汉家,光田地就有六百多亩,他们人力有限,干不了那么多,就只能挑最好的一百多亩田地种粮食。

  能满足一大家一年的口粮,男劳力们就得累个半死,其它的田地只能荒着。

  可有了牛就不同了,他们早早就把春播干完了,大树还能带着五树来做生意,三树能给老丈人家干几个月的活不回来。

  再多种个百来亩地,累点也能做。

  李家二舅心动了,“大哥,要不咱也买头牛吧?”

  李家大舅还在犹豫:“一头牛要七八两银子呢。”

  陈小桑道:“你们两家合伙买,一家只用三四两银子呀。”

  李家二舅觉得小外甥女说的很有道理,追着他大哥劝:“一头牛能顶两个壮劳力,咱们一家花四两银子就能一家多一个壮劳力呀大哥。

  一头牛少说能干七八年,挣的可不止四两银子呀。”

  陈小桑觉得二舅说得太有道理了,连连点头。

  李家大舅也心动,可想到家里不多的钱,叹了口气。

  谁不想买牛哟,可也得有那个家底呀。

  家里攒的钱是要给小儿子说媳妇的,买了牛,就得耽搁儿子了……

  “大伯,我家也想出一份。”

  陈小桑顺着声音看去,是三舅家唯一的表哥李七斤。

  李家二舅不耐烦道:“你瞎凑什么热闹,我们买了牛还能不借给你用啊?”

  李七斤应道:“我都成亲了,不能老占大伯二伯家的便宜。我家就我一个男丁,地里活多干不动,我得买头牛。”

  李家二舅还想说话呢,被李家大舅拦住了。

  他一咬牙:“买!”

  陈老汉神情都缓和了,买牛错不了的。

  陈小桑高兴道:“我们现在就去买吧,我跟卖牛的哥哥可熟了,他会把牛便宜卖给我的。”

  李家二舅惊了:“你连县衙的人都认识?”

  “当然啦,我们关系可好了,我家的牛才花了七两银子呢。”陈小桑得意道。

  陈大树在一旁戳穿她:“她就跟人聊了几个时辰,人家怕是都忘了她是谁了。”

  李家二舅失望了,嗨,他怎么能信孩子的话呢。

  陈小桑不服气了:“我连他爹什么时候生过病都知道呢,他怎么会忘了我?”

  沈大郎对此深以为然:“忘记了她也能跟人聊熟。”

  她跟谁都能聊得来。

  陈小桑指着自家大黄牛道:“我家大黄牛只花了七两银子呢。”

  一听“只”花七两银子,李家大舅和二舅都无语了。

  她竟然管七两银子叫“只”?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