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七章_重生八零之不做圣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龄就要去外地读书了,想到他要顾着工厂、服装店还和饭店那边,就觉得心累无比,再这么忙下去,他的小心肝都要不认得自己了。

  “以前建这厂,还是为了给顾书记添政绩,现在厂里起来了,他人却走了。”杨三叔还想起了顾钧,说实话自从顾钧离开后,工业区的发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了下来。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新官上任三把火嘛,新领导有新领导的路子,好在他们这边已经纳入开发范围,这是板上钉钉的事。

  慢也有慢的好处,他们买下的这处厂房面积不小,杨三叔打算一边建新厂子,这边也跟着生产,等到搬到新厂房,旧厂房就推倒建宿舍,估计到时候他们这里也开发完全,可以甩开膀子大开一场。

  余喜龄看了下欣欣向荣的工厂,“人生短短几十年,总要留几年做自己喜欢的事。”

  确实是这样,杨三叔也只是感叹了一下,当初如果不是顾钧,他儿子哪能那么容易找到并讨回来,他也看得出来,顾钧虽然兢兢业业,但眉宇间并不舒展,而且他那个身体,大半是被工作给拖累的。

  “人生几十年,你大学毕业后可还要记得这里还有一摊子等着你接手哇。”杨三叔是真怕余喜龄撂挑子不干。

  年轻人嘛,有闯劲,去的又是京城那样的大地方,余喜龄又是个有主意有人,说不定就留在京城不回来了,他还想着再撑几年,就光荣退休,守着老婆孩子过日子。

  余喜龄上下看了杨三叔几眼,直看得杨三叔心里发毛,“三叔,你知道厂里最大的支出在哪里吗?”

  杨三叔眉头一挑不接话了。

  他们的工厂不大,但每个部门的主管领导并不是直接从底层员工里升上来的,都是重金挖的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每个月光是管理层的工资开支就大得吓人。

  按道理创业初期,为了开源节流,有些事老板能代劳就代劳才是,实在不行,还能从基层提拔,有群众基础不说,工钱开支也要小,但现在摊子铺起来才多久,为了少操心,杨三叔宁愿重金请人,也不愿意耽误他周末陪老婆孩子的时间。

  说是这样说,余喜龄还是羡慕杨三叔,并认同他的做法的。

  钱赚多赚少就是个数字,健康和家人才是最重要的,上辈子她就是太投入到工作里,才会早早把身体拖坏,不然怎么也能看到余建国老无所依的那一天。

  从工厂出来,余喜龄直接跟着杨三叔回他家里看了长大了不少的辰辰和小心肝儿,被蒋思桦拉着住了一晚,之后才回县城。

  刚到家,余喜龄就看到余奶奶坐在堂屋里抹眼泪,见着余喜龄神情很是慌张,应了余喜龄一声后,就赶紧起身抹干眼泪匆匆出了家门,仿佛身后有什么在追。

  “……”刚喊了一声奶奶的余喜龄,不明所以地看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