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1章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_农门长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对于农民之苦,风细深有同感!所以良安的三农时节,从上到下都很重视。

  风细除了亲自监督发放良种和农具,每十户人家送上猪肉半扇,给农民改善伙食。目前良安的农民不多,所以她亲力亲为也能看管过来。

  一时纺织作坊只有女奴隶还监守岗位,让人没想到的是,女奴在没人看管指点的情况下,竟然也做的井井有条,没出纰漏。

  风细趁机给十二个表现好的女奴发了良藉,都是只带了孩子没有男人的。

  给这样的女奴发良藉省去不少书面工作。为了鼓励更多的女奴积极投入良安的生产当中,又给这十二个女奴划了专门的草场养殖。

  还分了开荒的玉米地和一户房子。很快,这十二个牧女家就有媒人登门,为城中光棍求娶。

  呃,城中百姓习惯把山里猎户下山入藉的称为山民,这些奴隶女子放牧而生,入了良藉便称为牧女。

  说起来大周人骨子里有自己的硬气,就是山村的老光棍,一辈子讨不到老婆也绝不会娶一个女奴!

  一想到生下的儿女一出生便低人一等,他们同样被人戳脊梁骨,就是女奴送上门也不会要。

  可这女奴一入了良藉,那立即就不一样了!你在大周住上十年,没入良藉那就不是大周人。

  可只要一入藉那就是我大周人,生下儿女同样是良人,再无一人会骂你娶女奴!

  再者这些女奴在城中工作一两年,学着大周女了穿衣打扮,平时勤加洗澡换衣,眉眼到也看得过去。

  并且她们体质与汉女有异,个个都生的高大圆润,偏偏良安男子还就喜欢这样,说是好生养能干活。

  最主要的是她们在作坊存了不少银钱,这嫁妆上也不会少。

  当唐妈报与风细,那十二个入了良藉的牧女都嫁人了,风细微微诧异了一下让作坊放她们十天婚假,便没多管。

  很快府尹找过来,提议给更多年轻能干的女奴发放良藉,因为良安的老光棍还挺多的。

  风细略一思考道:“还是先理出章程给大将军看看再论吧!咱们若把女奴都脱了奴藉,只怕那几万男奴就要生事了。”

  与暮云平商量的结果是,男奴里也挑几个好的,比喻说养马能手啊,打虎杀狼猎手啊之类有特殊做贡献的。

  分点土地同样入良藉,这样就给了那些男奴一点希望,不会惹事生非。

  很快府尹拟出章程,奴隶脱藉不似山民入户,怎么着一开始都会被良安百姓看不起。

  便在哈拉河北侧开了一座荒山并千亩山地,取名牧民村,专门分给脱藉的牧民。

  只是他们要重税,比普通百姓多交两成,即使是第一年开荒也要交。

  因为交重税这一点,本来对奴隶脱藉有意见的富绅百姓,立即就闭了嘴。

  心里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