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54章 “期盼美军”_抗战之重整河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时间进入1944年的下半年,在希特勒的“英明”领导下,德意志第三帝国征服世界的美梦和妄想以一种灾难性的崩塌性的方式走向破灭。

  这个结果来得太快,让很多德意志人猝不及防,甚至不愿意也不敢去相信。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英法等国无休止的倾轧和无穷无尽的战争赔款,普通德意志人的生活是非常穷困的。

  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又掌握在犹太人的手里,使得普通人民的生活成本急剧增加,连温饱都难以维持,更何况是接受教育等。

  纳粹上台之后,普通日耳曼人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终于脱离了温饱线,开始有了发展的资本。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丰富,因此才会大力支持希特勒。

  在宣传部门不间断的工作下,希特勒或是纳粹的野心渐渐变成了整个国家的野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伤痛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日耳曼人,他们要将自己曾经失去的东西拿回来,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直至成为最强。

  世界大战席卷全球,最开始的两年举国为之振奋,有志青年踊跃参军,顺利的战争使得基础资源和其他物资都有一定程度的丰富。

  纳粹和普通人的野心得到满足,他们一度以为德意志第三帝国将成为普鲁士的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

  可是短短两三年后,局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战争面临全线失败的危险。

  德意志帝国已经失败过一次了,没有第三次崛起的机会,因此很多人才会恐惧惊慌,不愿意去相信和接受这个结果。

  进入1944年的下半年,他们不得不相信战争将完全失败,因为东西两线的德军士兵数十万人客死他乡、数十万人被俘、数十万人受伤,剩下的丢盔弃甲。

  东西两个方向上的盟军正在浩浩荡荡的向第三帝国的本土推进,一些盟军士兵已经将双脚踏上了德意志的土地。

  无论相信与否,失败都已经成了定局。

  讨论群

  德国国防军不止有生力量大减,并且战场上丢失的武器装备和各类型物资无法得到及时的补充。

  就算马上要进入本土防御作战阶段了,情况也没有得到改善。

  由于盟军不间断的战略轰炸,第三帝国几乎无法得到石油,战略石油储备在阿登反击战之后便消耗着得七七八八,而今剩下的战略石油储备已经无法供给作战车辆和作战飞机使用。

  纳粹的军工生产部长在给小胡子的报告中非常无奈地写道:

  “无法得到各类基础资源的布局,无法维持稳定的物资生产,第三帝国实际上已经输掉了战争!”

  除石油外,工业生产所必需的煤炭也所剩无几。

  如果盟军完全封锁第三帝国,那么国家剩下的煤炭最多够2~3个星期之用。

  这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