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75章 直接抹掉_抗战之重整河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福冈地区是日本九州岛上重要的工业基地,有着大量的炼钢炼铁厂。

  1940年的时候,福冈地区有人口310万人。

  战争持续恶化,大量适龄青年参军之后,本地区的人口数量仍然维持在280万人左右。

  福冈地区除了炼钢炼铁外,最大的支柱产业当属于煤炭产业。

  80%的福冈人口都围绕着煤炭而生存。

  日本在中国战场失败,丢失富饶的东北地区、高丽半岛以及整个东南亚,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不能得到有效的补充。

  这样一来福冈地区的煤炭对于整个日本工业的发展就更为重要了,还有不少的劳动力在矿山工作,维持着这一条薄弱的资源供给线。

  因此相比于日本其他地区基本都是老幼妇儒,福冈这里却还有几十万的壮劳力。

  在中夏和盟军大军没有登陆日本本土的时候,就算海外战场接连失败,日本政府都没有大批量或是不计后果地征调福冈地区的煤炭工人参军。

  因为资源对这个摇摇欲坠的政府来说同样重要。

  但是随着本土防御的压力日趋增大,数10万煤炭工人也被迫接受军事训练,在迫不得已的时候顶到前线去,为帝国续命。

  中夏大军登陆之后,迫不得已的时刻终于来临。

  由于连续不断的导弹打击和空中轰炸,福冈地区的工业已经处于瘫痪状态。

  矿山里生产出来的煤炭无法及时运送到日本的其他地方,煤炭工人的重要性迅速下降。

  日本第二总军所属之第十六方面军司令部就设在福冈县。

  中夏大军建立稳固的登陆场后,迫于形势的压力,第十六方面军司令官稻田正纯将几十万煤炭工人编入到了自己的防御部队里。

  这些煤炭工人比平民义勇队的战斗力要更强一些,也更容易组织。

  有效地缓解了稻田正纯兵力严重不足的困境。

  10月7日,16方面军司令部。

  稻田正纯坐在巨大的战役沙盘前,神色冷冽。

  大量的参谋人员在他的身边不停地忙碌着,电话和电台的声音不断响起。

  方面军司令部设在地底,周围全是钢筋混泥土建筑,十分坚固、十分安全。

  但是地底的灯光昏暗,压抑感挥之不去。

  战局一天天恶化,地底的这些人根本就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有的参谋人员已经连续三四天没有见过阳光了,他们顶着浓重的黑眼圈,神态有些萎靡。

  中夏的轰炸机每天都会光临福冈上空,地面的建筑基本被摧毁,那里成了最不安全的地方。

  地底虽然压抑,但是至少能够留住性命。

  上午10点左右,16方面军参谋长松本少将面带笑意地来到稻田正纯身旁,说道:

  “司令官阁下,大本营转来的战报。”

  “昨天晚上,仙台地区的平民义勇队和正规部队相互配合,发动了大规模的夜袭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