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三章 间幕琐事周瑜征倭_三国之望子成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珑夺下颍川的同一时间,陈留。

  “你要致仕?”看着下面的李典,张铭感到非常奇怪。

  按说李典年不过三十,没有健康问题可担忧。而且如今自己势力正在蓬勃发展,多少人效忠无门,他怎么会想到要下野呢?

  “回主公,其实典当年最喜欢的是修文,而不是学武。”李典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出卖老子了,“父亲言‘天下将乱,欲出人头地保家卫产,不能不学武!’,所以典六岁开始学武,如今不言天下无敌,也算有点在战场自保的能力。”

  想想以前老爹说什么自己就做什么的天真模样,李典不由得感慨了一下,随即正式向张铭坦白了自己的心意:“典自投入主公麾下,主公未曾待薄典半分,只是典如今看着主公治下学风正浓,才知道骨子里还是不喜欢那血腥杀戮的战场,而是学之不尽的文化。”

  “既然如此,也可以直接转为文职,不需要致仕呀!?”大概听出了点味道,张铭不由得给出了建议。

  “主公麾下尚未出现过由文转武,或者由武入文的情况。此例不好先开,否则日后有人钻空子由武入文,岂不是视主公颁布的大学制度和科举制度相谬?须知,这年头文武兼备的文人,数量可不少啊!”听了张铭的建议,李典立刻反驳。

  儒家有六艺,虽然没有剑法,但射击和骑马倒是有,以至于不少士子干脆连剑术也一起学了。多少年下来,大汉的世家或者寒门子弟者,有一手不错的武艺并不奇怪。

  “主公,其实无须太担心。典致仕之后,会回去好好浏览群书。今年年底不是就要科举了吗?到时候如果可以,给典走个后门就好……”反驳过后,李典打趣了一下。

  “你参加可以,不过后门可没门。而且我可告诉你,通过科考录取的士子,最高也是从县丞做起的,你真不后悔?”明白李典是在打趣,所以张铭也没有真正生气,只是担心他能不能接受得了从一方大将,变成一个小县的县丞。

  “只要李某才华足够,不过数年,该得到的地位,典觉得自己还是有把握获得的!”他也明白张铭颁布的所谓考核制度,他自信在五年考核期满的时候,递交一份最优秀的成绩。

  “既然你心意已决,某就不留你了。不过毕竟你我君臣共事也有一段时间了,也不能待薄了你。你族中可有优秀子弟或者交好的世家子弟?有的话就推荐过来,以你目前的武职降低一级录取,你觉得如何?”这里张铭其实是有私心的,因为他极度盼望那传说中的‘李进’真的存在。

  “这……且恕典有点私心,某庶弟进也是难得的猛将,只是其性格莽撞且杀伐之气过盛,所以家父一直没有放心将他推荐给主公。如今他也有二十来岁了,某观其性格已经慢慢成熟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