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六百九十五章 地面实验和爆炸_规则系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次实验非常的相似,只是时间和地点不同,就得到了很相似的数据。

  因为实验区域很可能存在核辐射,就没有能第一时间做检测。

  反能量屏障开启了一个小时后,瞬间关闭才有工作人员,穿着防辐射服过去做了检测。

  从爆炸强度以及现场残留,可以估算核聚变发生的强度,也能计算出大概有多少的粒子发生了发生。

  这些数据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想要得到详细的数据,还是需要等上两天左右的时间,因为现场残留需要运到专业的实验室,进行非常精确的检测,才能够得出精确的结论。

  中途的时间里,理论组就在讨论两个问题--

  一个是如何降低爆炸强度,也就是增大分子、原子传输量,相应的降低微小粒子的传输量。

  第二就是如何增大传输效率。

  两次实验的结果,物质传输效率都在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六十五之间,想要增大传输效率就需要考虑实验最初的设计。

  邱成文提出了一个方法,“我们可以调整空间链接的强度。”

  他说的就是‘增加信号’。

  空间链接可以看多是信息传输的手段,虽然不清楚为什么出现了物质传送,但依旧可以看做信息传输,而信息传输就牵扯到了一个信号的问题。

  空间链接技术,是可以‘增强信号’的,也就是建立更多点位的链接,来保证传输更大区域的画面,联系到能量传输技术,同时也可以增大能量传输效率。

  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增加信号的强度,也就意味着‘通路增加’。

  自然,附带物质传输也就会增加了。

  邱成文的建议被其他人认可,也被直接采纳了。

  所以第二次实验就是更换一个更大型的空间链接设备,可以建立的空间传输信道,超过之前设备的一倍以上。

  第二次是在三天后进行的。

  这时候,第一次实验残留物还没有检测完毕,但根本不影响到实验本身,工程组很快做完了准备,就直接进行了实验。

  因为有了前一次实验的经验,赵奕等人都干脆呆在了距离一公里的控制室,正常来说,这里也是相对安全的。

  实验开始之前,赵奕利用《因果律》判断了人身安全,就根本没有担心了。

  很快。

  伴随着链接对方传来‘砰’的响声,实验被直接中断了。

  工作人员马上报告说,“Z波装置损坏!”

  “Z波装置损坏?难道是爆炸强度增加了?”赵奕皱眉问题,他提问的同时,就使用《因果律》做出判定,心里已经知道了答案。

  果然。

  工作人员说道,“从检测装置及时反馈的数据来看,爆炸强度并没有上次高。但可能是因为其他影响,比如,有爆炸碎末喷到了Z波装置内部,让Z波装置直接出现了故障。”

  原来如此!

  虽然实验没有正常的技术,他们还是去做了详细的检测,得到的数据和上一次同出一辙,区别只是‘爆炸强度低了不少’。

  具体则是,“爆炸强度相当于二十二千克TNT当量。”

  上一次是三十千克,这一次则是二十二千克。

  从数据角度上来说,可以说明‘增大信号’的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微小粒子传输比率,增大原子、分子的传输比率。

  这次实验的收获还是很大的。

  当然。

  仅仅是两次实验,数据实在是太少,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接下来,赵奕就让工程组,连续做三次循环的比对实验,他则是和理论组,继续从空子研究的角度,去着手设计新的实验,希望能真正提升物质传送的效率。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