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零二章 崇祯大旱(三)_远东162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家听了那位委员的话,也都觉得有一定道理,若是说将部分大明的流民转移到南洋各岛,还说得过去,毕竟距离不是很远,可印度离大明确实太过遥远。

  而且印度现在是莫卧儿帝国时期,和南洋那里的一帮土王不同,公司如果想要攻掠印度,可没有那么容易。崇祯大旱还将持续好几年,如果公司进行动员,大规模流民潮将对远东很大的压力,公司哪还有精力劳师远征去攻伐印度。

  一直阴沉着脸的高建国,看了大家一眼,然后阴森森的说道:“同志们,现在的形势非常严峻。如果公司决定进行动员,大规模接收来自大明各地的灾民,哪仅仅依靠公司目前的资源,虽然能硬着头皮挺过一两年,但势必会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甚至大量的流民潮会把公司拖垮。要想救大明各地的灾民,还不影响公司的发展,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对外发动战争。用战争手段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拯救大明灾民。”

  他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的各位委员和常委全都目瞪口呆。一位委员当即就面色严肃的站了起来,发表了反对的意见。

  “难道我们远东公司,以后要走军国主义的道路吗?我对公司的对外政策早就有想法了,目前公司内部有严重得民族主义倾向。我们拯救大明中原的灾民,就一定要把灾难转嫁到其他民族得身上吗?这跟当年侵略我们的那些西方近代列强的有什么区别,跟当年日本侵略者有什么区别。

  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源远流长,就是因为我们的王道尚武精神和西方的狼道尚武精神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是道之所在,义不容辞,有强大的道义基础。西方是利之所在,暴力图之,是兽性的爆发。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才有了历史上“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繁荣景象,彰显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雄浑底气。”

  高建国听了他的话。被气乐了。

  “那你也说说你的想法,我想看看,你有什么办法救活大明中原的无数灾民。”

  那名委员被高建国问得一愣,他支支吾吾的说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什么所以然。

  高建国冷笑道:“你反对我的意见,我虽然不爽,但我必须认真对待,因为这是你的权力。可你有什么资格评价公司的对外政策,公司的对外政策。是董事局委员会所有常委和委员共同讨论通过的,代表了我们远东公司董事局委员会大多数委员的意见。

  你所谓的王道尚武精神,在我看来,其实就是中国百年来的龟缩战略思维。当年盛唐汉武是何等荣光,可自宋以后,每到对外战争,士子书生都会振振有词,和议不绝余耳,就算被人逼到家门口,还是会以“克制就是自信”来掩耳盗铃。北宋以金钱换和平、南宋以和谈图偏安。可是最后的结果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